决战“成考”,进入湖北民族大学攻读第二文凭,时龄已四十又六

发布时间:2024-10-12 13:17  浏览量:3

【藏在照片里的记忆《新闻巅峰》(上·节选)⑭】

2024年10月12日,晴,星期六

攻读第二学历,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它代表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投资的期许以及对个人潜能的蓄积。

1995年7月,我被提拔为《恩施日报》总编辑助理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所在的报社真正具备新闻专业、相邻专业(主要指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的编辑记者只有七八位,还有10多位编辑记者只有大专文凭。而“新闻职称评定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必须具备大学本科(新闻专业或相邻专业)文凭”,显然,具有专科文凭的编辑记者有一个“文凭再提升”的需求和愿望。

借助具备独立招生资格的学校,将我所在的单位部分编辑记者的学历来一个“再提升”。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一直思考着,能不能把大家从茶余饭后中热衷于打麻将的娱乐方式中解脱出来。这既是从事报纸工作文化要求较高所需,又可以同时解决评定技术职称文凭要求的问题。我应该带个头,把年轻的编辑记者组织起来,进行一次“继续教育”的学习。

当时,在湖北省恩施州具有招生资格独立办班的学校,只有州委党校和湖北民族大学。我首先想到了州委党校。

州委党校的邬科耀老师,是我当年在《恩施日报》上发起的关于经济报道“‘山羊现象’大讨论”时,被“请”到报社参加过座谈会的一位与会专家。打那以后,我与邬老师一来二去,成了一位无话不说的朋友。

那天,我夜班后没有休息,来到州委党校,找到了时任经济教研室主任的邬老师,向他讲明我有组织报社同事攻读“第二文凭”的具体想法。

邬老师是湖北巴东县人,为人师表,待人厚道。对于我提出的想法与请求他满口答应,表示大力支持,并答应通过学校有关部门找上级教育部门积极运作,办一个党政干部本科班。

邬老师明白我的来意后提醒道:“党校的文凭只能对‘职务晋升’有作用,而对于评定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听邬老师这么一说,我嘘了一口气,感谢他及时提醒。

随后,我又辗转到了湖北民族大学中文系。

湖北民族大学中文系主任毛正天教授与我知交。之前,毛正天教授受邀多次到报社做客,还参加过《恩施日报》组织的一些学术性活动等。我找到毛教授,“请求”能否帮忙运作一个新闻学专业的继续教育班。

毛教授对我说:“我们这里只招考中文专业,目前还没有新闻学专业,而且是成人教育性质的。”我想,“成人”就“成人”吧,对于评定职称是起作用的。

随后,毛教授通过学校找省招生办运作了一个当年招生30名的中文专业成人班。

对于报社十多位需要“专升本”文凭,或不符合评定新闻职称的本科文凭需要“转换文凭”的同事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这就样,当年招考办班一事终于敲定。

考试前,《恩施日报》社10多位同事报名参加复习考试。包括全州广播电视、教育、税务等部门的考生,报名人数达47人之多。

考试前,还精心组织了包括汉语、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概论等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考的主要内容课程复习。

我自告奋勇地担任起了这次成人高考的负责人。别看是个临时负责人,除了组织大家认真参加这次考试复习外,还要负责一些与考试有关的相关工作,比如复习中联系辅导老师呀,与学校成教部门协调招生中的事宜呀,到教委 “融通”考试中的相关事项呀,等等,事儿还真不少呢!

为了扎扎实实的搞好复习,我在坚持工作的前提下,把要复习的内容还列了一个清单,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除了1984年参加华中科技大学招生考试复习时有的考试内容有一定基础外,还将文学、历史、时事政治等,也纳入了重点复习内容。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一定要考取。因为我是这次考试“不荐自认”的负责人,如果考不上,那脸上是无光的。

死记硬背,是我的强项,能熬夜也是我的强项。除了按时上下班,坚持值好报纸出版的夜班外,每天晚上复习到深夜,甚至到凌晨四点左右。

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是我多次应对考试的成功经验。之外,我还对“临场发挥”报有“决胜”的把握。记忆中,历史上所经历的多次考试几乎“逢考必胜”。因此,对于这次考试,我成竹在胸,信心满满……(胡仁钧文/图,欢迎转发)【待续:《新闻巅峰》(上·节选)⑮高考时不凑巧,同一时段又遇职称考试,我骑上“双头马”均获通过】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