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哈尔滨第六中学校印象——张祥洲
发布时间:2024-09-29 03:26 浏览量:17
【中国商报焦阳报道】
六中精神
团结 务实 敬业 钻研
抖音号: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关注
【教师篇】
岁月赢华,锦云天章。2024年是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建校一百周年。一百年光阴流转、薪火相承,一百年培育桃李、春华秋实。一百年来,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秉承“崇德求是”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就,昂首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杏坛授业,春风化雨,百年来六中教师深耕讲台、恪尽职守,传道解惑、孜孜不倦。百年的发展历程,教师们用笔尖写下六中生活的碎片,折射厚重的历史掠影,透过那些人、那些事,感受六中教师对学校既往的书写,对下一个百年的祈盼。
六中印象
作者简介
张祥洲,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199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大学本科,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人文地理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地理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兼职硕士导师,省最佳教师,省骨干教师,哈尔滨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哈尔滨市第十批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市学科带头人。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主编并出版《哈尔滨乡土知识学习手册》、《规划·赋能·成长——哈六中生涯教育指南》等。
2019年8月份,我来到哈六中工作,但与哈六中的结识却很早。那是在1990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曾走进哈六中。1990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哈三中任地理教师,当时我的同班同学中回到哈尔滨工作的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同学在平房区税务局工作,虽然我也曾去看望过,但距离市区还是稍远,并且那个年代的交通也没有现在方便,所以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另一个同学在哈六中工作,也任地理教师。从哈三中到哈六中,乘公交车基本就是一条直线再拐两个弯儿就到了,坐2路公交车两边儿都不用走太远的路,所以我们的来往相对多一些,有时周末就来坐一坐,毕竟同行之间有很多能够交流的话题。
记得我第一次来哈六中是一个星期六,进入校园眼前一亮,虽然校园在外面看起来并不大,但院内大门到教学楼实际距离挺远。中间主路上两排垂柳整齐茂盛,简直就是林荫大道。特别是教学楼前面的钻天杨,挺拔、高大、隽秀,我似乎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醒目的大树,一眼看到便终生难忘,头脑中不自觉浮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这就是学校应有的一道风景线。后来我接触到六中的一些老校友,他们都会提到钻天杨,而且还能给钻天杨排出辈分、分出性别,可见钻天杨于六中、六中学子对钻天杨的情愫之深,它就像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成员”,是学生时代重要的“见证者”。进到教学楼之后,我眼前又是一亮:三中的房子举架已经很高了,走廊也很宽,虽然看不出六中教学楼的举架更高,但走廊肯定是更宽、更亮、更长,悠长整洁。我头脑中又出现第二个联想——在这样环境里读书的学生、工作的老师一定是专心、安静的。这是我初识六中的印象。
因为一、三、六、九四所高中都是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所以互相自然就多一些联系。记得大约是在1994年的教师节,三中、六中两个学校决定在一起搞联谊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激动,因为有的人能见到老同学,像我这样的;有人能见到老朋友,同一学科经常在一起搞教研活动,慢慢就成为朋友。记得当时是在教学楼一楼表演节目,老师们有的在大厅、有的在两侧楼梯、有的在二楼连廊观看,虽然准备时间比较仓促,但节目质量不低。两个学校的领导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表达了节日祝愿,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在观看节目之后大家品尝了地产水果——六中葡萄,六中教学楼北侧有个葡萄园,所产葡萄品种好、品质高,在农产品还不像今天这样丰富的年代,能吃到如此的葡萄是有点儿惊奇的。我问过六中老师,他们说有专门的师傅照顾葡萄园,每年秋天产量很大,学生也都能吃到。我想这是一个让学生能看到耕耘收获、体会春华秋实的校园。这是我再识六中的印象。
我对六中的印象越来越深,还是因为经常参加六中的教研活动,特别是1998年前后的那段时间。六中比较早地开展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当时课件都需要自己开发,工具使用比较繁琐,但六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开发课程资源,呈现了一节节多媒体与学科融合的典型课例,在哈尔滨乃至全省居于领先地位,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列。其他学科我说不清楚,但当时地理学科的展示课是全省公认最好的。我在参加教研活动时有幸与地理组组长孙素琴老师交流,她的两个观点令我至今难忘:一是公开课必须凝聚全组的智慧,必须成熟方能拿出去。二是教师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在公开教学中提升自己。可能正是这老一代教师的风范、态度和情怀造就了那时六中浓厚的钻研氛围。当然还有领导带头,有一次参加集体教研,我走到教学楼门前,有一位长者站在钻天杨下,他虽然不高不壮,但很有风度,热情地引导着来听课的老师,别人告诉我那是六中的校长。我心里想学校领导这么重视教研活动,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六中留给我的深层印象。
当然,我对六中产生更加深入的印象是在2019年我来到六中工作之后。在三中工作的时候,大家总觉得三中最好,这是很正常的认识,也是很正常的情怀。当走出三中、进入六中,我发现各个学校都有自己最好的一面,六中可能更加明显。多个角度显现出的多姿多彩,我不能一一道来,谨选其中四个镜头以点带面。
一是六中学生的学习精神。来到六中以后,我看到中午吃饭后、午睡前,很多班级门口有老师带着学生互相讨论问题,也经常看到在班级上课时个别学生困了就自觉到教室后面站着听课,还有早晨到校以后学生进入教室立刻开始自习。他们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主动和自觉。其实学习就要这个劲头:踏实、努力、坚持,这是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所谓勤能补拙,我认为并不是弥补笨拙,而是积累力量、提高水平。
二是六中学生的规矩意识。因为六中高一、高二与高三学生不在同一个楼上课,平时两个楼的作息时间是错时安排的,所以学校提醒学生不得穿越另一栋楼,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有一次有两个高二学生从高三楼出来,我看到以后随口问了一下,两个学生说他们去给老师取材料了。但过了一会儿,我一回头,看到那两个学生还在那儿站着,我就问他俩怎么没走?他们说,您还没批评我们呢。我说,本来就没什么大事儿,你们是按照老师要求去取东西,更不是错误。我很感慨:这不是学生胆子小,这是学生有礼貌、懂规矩的表现。这样的学生以后能够得到别人更多的肯定,也会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更大的学习成绩。
三是六中老师的工作态度。六中大部分老师到校之后会先到班级门口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是学习本分,老师的检查是对他们的督促,当然也是老师掌握学情的途径。我曾经听过一位数学老师的课,她的课讲得非常有针对性,因为她对每个学生前一天的作业,乃至个别同学一个月前的作业情况都了如指掌,在她面前学生的问题藏不住,也正因此她所带的班成绩很突出。除了作业以外,六中老师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也愿意与老师交流,这样的学习无疑是生动而高效的。
四是六中校工的爱岗敬业。进入六中校园的人都会说环境整洁、楼道干净,这是多年保持下来的传统。六中的维修工、保洁员等工作都积极、认真、主动。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每个周末都要集中维护清理校园。哪里出现了问题他们随叫随到、到了就干,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细心打扫球场甬道,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是师生工作生活的守护人。相应的六中师生对校工也很信任尊重,我曾看到一个学生特意为保洁阿姨开门,我也看到一个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找保洁阿姨谈心。这是学校的另一道风景。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一个更加平实、更加温暖、更加向上的六中,在这里工作是充实的、在这里生活是幸福的、在这里学习是快乐的,这是六中留给我的较为全面的印象。
我自己从来没有设想过,我的职业生涯会有六中经历,更没想到这几年还比较特殊。在我还没有彻底熟悉六中的时候遇到了三年防控,线上线下不断转换;又开始了教学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老师们对学校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工作的挚爱让我们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进步。
我觉得我在六中工作的这几年似乎时间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转眼就五年了,真的很快。我已经对钻天杨下热闹的校园、葡萄架旁交谈的师生、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影、教学楼内朗朗的书声习以为常,我说话、做事也越来越“六中”。我是六中人,六中又一次改变了我、培养了我、塑造了我,我时时提醒自己永远记住“团结、务实、敬业、钻研”的六中精神,践行“崇德求是”的校训,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努力让每个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百年六中,智汇华章;百年六中,赓续辉煌!
● 十秩华诞 徳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