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秘诀

发布时间:2024-10-06 13:44  浏览量:16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我家有长寿基因,我爷爷的父亲七十多岁去世,我的爷爷也是七十多岁走的,我奶奶现在快九十岁了,依然健在,我父母虽患糖尿病,现在七十多岁了,也还挺精神的,而且我爸还患恶性肿瘤手术过,但看着身体倍儿棒,每天早上到菜市场买菜、到老城打牌、回家后抽烟喝酒,和没得病一个样。

我的一位亲戚,八十岁后开始感到有些难于入睡,便经常在午夜时分至凌晨三时这段时间里阅读书籍,她一辈子最喜欢看书,睡不着就看书,看着看着就有睡意了。她看着才六十多岁的模样,而且年纪越大越有书香气,她根本就没有工夫去留意她在衰老,这就是她保持年轻的方法。

如果你的兴趣和活动既广泛又浓烈,而且你又能从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那么你就不必去考虑你的年龄了,更不必去考虑你还能活多久。一个人的寿命除了基因还有许多因素决定的,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拥有明天。

我家老人之所以长寿,我发现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会过分沉湎于往事。他们不会生活在回忆当中,不会活在过去的岁月里或对去世的亲友的怀念之中。他们总是把心思放在未来,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人们总喜欢认为自己过去的精力、体力比现在都充沛得多,情感比现在丰富得多,头脑也比现在敏锐。总是无法忘怀过去的美好,总是无法忘却曾经的痛苦,都放不下往事。其实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就该忘掉它,这样才能轻装上阵,迎接自己的未来。

第二是他们不会过分依恋年轻人。子女们长大成人之后,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孩子们并不希望你还像他们年幼时那样关心和呵护,不希望你成为他们的包袱。老人关心子女,应该是含蓄、宽厚的,而不应该太过了,过犹不及。

要知道自然界中动物的幼子一旦自立,成年动物就不再关心它们了。而人类则因其幼年时期较长而难于做到这一点。但是老人还是尽量不把心思都放在子女和孙儿女身上,儿女也有自己的圈子和生活,他们不会因为你的陪伴而感到快活,所以老人要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

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拿出来给儿女,也绝不要倚老卖老,天天对孩子的错误指手画脚。要知道成天啰哩啰嗦告诫已经成人的孩子别犯错误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一来他们不会相信你,‌即使你走过的路比他们吃过的盐都多,二来错误原本就是教育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第三,老人要培养自己的爱好,这些兴趣活动又都恰当适宜,对身心健康有益,这样才能拥有幸福的老年生活。只有身心健康,生活能够自理,长寿才真正有益;如果生活无法自理了,全都要别人照顾,实际上是非常可怜的。有个成语叫做“寿长则辱”,老人失去自理能力以后,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其实对于争强好胜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有些老人非常害怕死亡,甚至不能跟他提“死”这个字,其实对于一位经历了人世的悲欢、履行了个人职责的老人,怕死就有些可怜。

年轻人害怕死亡是可以理解的。小时候大抵是不怕死的,那个时候都不知道死是个啥东西,自然不会怕的。长大后才发现活着是多么美好,如果有一天死了,就会会失去生活能够给予他们的种种美好事物,他们就感到痛苦。这个也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还没找到生命的意义就结束了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克服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逐渐扩大你的兴趣范围,有自己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你的生活与大家的生活融合起来,不要离群索居,不要和时代断裂。

这样的老人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知道人生是由太多的无常包围着,你不会知道自己能否见到明天的太阳,多活一天其实都是赚了。

而且,如果随着身体越来越差,精力越来越衰退,疲倦之感日渐增加,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在另一个世界或许可以得到解脱。活得太久并不代表一定就幸福。老人们如果能坦然面对死亡,才能让生命里的最后时光像夕阳一样大放异彩,才能平静而愉快地走完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旅程。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