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团队到恩施

发布时间:2024-10-27 07:11  浏览量:12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今天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我们恩施召开,由同济医院和民大医院承办。民大医院是我以前的老东家,他们办会我是肯定要去学习的。而同济医院也是我曾经进修学习过的地方,这次马丁院士团队里就有一些老师是我进修时曾经跟过的。

同济在中国医学界的可谓是有着崇高的地位,有着110余年办学历史的医学名校,更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而同济医科大学由此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而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中部地区医疗中心、区域终极诊疗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马丁教授系现任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时有多个国家级学会或者实验室的任职。他是妇产科学界首位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于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丁院士既擅长临床,又能做基础研究工作的“临床科学家”。他曾经说过:一个只会做手术的医生仅仅只是手术匠而已,而一个善于搞科研的医生才是科学家,我们医生就是要做医学科学家。正因为马丁院士有“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这两种身份不断转换,他也才有临床上创新性成果的不断诞生。

马丁教授出生于云南昆明的医学世家,父亲是原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名医,“文革”期间,因为无事可干,马丁教授读书之余就喜欢做木匠活,木质雕花清雅古朴,后来又做了一年汽车修理工,精雕细琢的手工活儿锻造了他沉静善思的特质,这段经历让他引以为豪,他常常说自己是木匠出生的。高考刚恢复那年,他就以优异成绩如愿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子承父业、治病救人的初衷激励着他一生不断地学习。

二十多年前马丁教授从美国学成归来,成为同济医院的妇产科主任,除了手术做得非常好,马丁教授的科研也是做得特别好,旁人眼中枯燥和索然无味的实验室工作他做得兴趣盎然且乐此不疲,他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特别是在宫颈癌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多的。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数据显示,其死亡率逐渐上升为妇科肿瘤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人,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马丁教授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他带领团队努力工作,日日夜夜,孜孜以求,捕捉中国人群的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基因。

目前,马丁院士和其团队在全国多个宫颈癌高发区建立研究基地,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验证和长期随访,促进宫颈癌早期预警、早期精准筛查和早期无创治疗的方案完善,这些工作对中国宫颈癌的风险预测和预防、筛查易感高危人群,个体化治疗、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宫颈癌防治策略,保护了我国妇女生命健康。

2008年我在同济医院进修一年,当时的妇产科大主任马丁教授还不是院士,但是,在那个时候他带领的团队在临床、科研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我曾经有幸和他同台手术,给他做二助,就站在他的身边给他帮忙暴露手术视野。

当时,许多观战的同学还在一边说“黄同学,你应该和马教授照一张合影哦!将来等马教授当院士了,你还可以拿出来显摆显摆哦!”马教授也豪爽地笑了。可惜当年的手机不能照相,我从未能和马教授同框照一张哦!不然,如今就真的有一张十多年前和院士在手术台上合照的珍贵照片。

回想起那一年我跟着这些国内顶级的大教授学做手术,真的好有热情,天天守在科室里只要有机会就上台,连节假日都不放过的,那一年我学会了做子宫全切手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做一助,那时腹腔镜手术全国也才开展不久,我也跟着教授做了很多。

我进修回到市医院就跟着老主任一起做广泛性子宫全切手术,还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切除子宫。那时的我也特别喜欢做手术,经常开腹做全宫还不满足,只要有指针就做微创手术。为了做好腹腔镜,培养自己左右手协调的能力,做为一个习惯使用右手的我每天吃饭都用左手拿筷子。

当时我连做梦都常常在手术室做手术的,我成天热衷于手术,天天呆在手术室里都愿意。直到这几年我主攻妇科内分泌这个专业后,才把主要精力放在女性全生命周期的保健上去,把预防女性疾病做为我的工作重点了。

跟着马教授做手术,近距离接触马教授,才发现曾经做过木工的马教授不仅手术做得漂亮,科研同样做得完美。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节假日都是在书房里查数据、写文章、改论文,他上班之余的所有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做科研。

有一年过年的时候,马教授的博士去探望老师,发现他还在看论文,于是就和老师一道在书房里探讨文章中的数据。这位博士就是高庆蕾老师,她当时是住院总,也曾带过我,今年她和团队的一项前沿成果在Cell(《细胞》)上发表,不仅实现了其所在医院建院一百多年来的第一次顶刊突破,而且刷新了我国妇科肿瘤学科没有顶刊论文的历史……

马丁院士作为我国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专业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推动了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科技的进步,为无数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他今天给我们讲了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发展历史,其实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就现了宫颈癌并曾尝试进行宫颈切除手术。

129年前就有了现代广泛子宫切除术的解剖学理论。126年前就开展了”广泛子宫切除术”,切除宫旁组织+盆腔淋巴结。但早期手术没有无菌操作技术,手术死亡率高,术后五年存活率低。80年前改良了手术,宫旁切除范围更大,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更彻底。

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于1950年代引进我国,进一步改良国外术式,推动全国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开展,1950年代后期,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广州、武汉等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开展。

32年前,第一例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手术。18年前首例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Piver III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这些年微创手术发展迅猛,很多年轻医生腔镜手术做得挺溜的,可是遇到复杂的需要开腹就懵了,解剖层次都弄不太清楚了。马丁院士就说过去培养一个做开腹广泛性子宫全切手术的医生一般要10—15年,而现在腹腔镜手术可以反复观摩视频,可以经过模拟腔镜系统的训练,从而让一个妇科肿瘤医生快速成长起来,这个周期一般5年左右。

马丁院士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变革,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当前医院发展需要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

马丁院士带领团队到我们恩施来传经送宝,让我们受益匪浅。马丁院士的分享让大家了解了妇科肿瘤发展的历史,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未来方向,强调了医院要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争取实现新的突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