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真|“布鞋院士”——遥感技术之父李小文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22 06:07 浏览量:9
中华脊梁系列:
“布鞋院士”
——遥感技术之父李小文的故事
作者 信 真
提到科学院院士,相信很多朋友对他们的第一印象都是西装革履。
然而一位名叫李小文的院士除了知识渊博以外,却和这样的形象大相径庭。
不管是给学生上课还是参加学术会议,李小文院士总是穿着一袭布衣,脚踩着夜市摊上几十元一双的布鞋。
如果不是熟知他的人,光是从这样的外表来看,根本不会想到他居然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也正因为他朴素的穿着,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布鞋院士”,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小文院士的故事吧!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李小文。
颁奖词写着:成就“20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还是那双布鞋,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2015年1月10日),男,汉族,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籍贯安徽池州,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评为“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被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李小文出生在千年盐都自贡,父母都有着体面的工作,两人的收入都不错,这也给李小文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但是李小文小时候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又对于李小文多少有些溺爱,这也让他处于一个看似有人管实则放养的状态,而他也因此变得非常调皮。
眼看李小文越来越“无法无天”,他的父母便决定将他提前送到小学去,让老师好好管管。
对于这个决定,一向溺爱李小文的爷爷奶奶非常反对,因为此时的李小文不过是个4岁的“皮猴子”。才4岁就去上小学,怎么可能学得进去呢?但是不管两个老人怎么劝,李小文的父母都不为之所动,果断给李小文报名了。
原以为,上了小学有了老师管教,李小文已经能够懂事些了,但父母还是低估了李小文。几乎每个周李小文都要被“请家长”。因为他实在是太调皮了,虽然不会迟到早退也没有旷课,但是他上课时总爱开小差。不是拿着笔在书本上画画,就是偷偷找同桌聊天。
而且最让老师们无法理解的是,不论大小考试,不管哪一个科目,李小文每次考试都能保持在60分刚好及格!每次都刚好考到60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显然这都是李小文故意的。
用其他同学的话来说,李小文这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小文懂事了,又或许是他不再愿意藏拙。高考时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当时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也就是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而这一年他只有16岁。
16岁能考到这样一所好大学,父母也非常欣慰,感叹儿子终于懂事了。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上大学后,李小文依旧我行我素并且开始沉迷于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看小说,平时考试也是刚刚及格,这样下去父母也不免担心大学毕业以后,李小文能否分配到一个好的工作岗位。
在李小文上大学的那个年代,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是包分配工作的,李小文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某个农场工作。
干农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很枯燥。
这对于从小没吃过苦头的李小文来说,可是一件难事,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总要想办法适应农场生活才行。
在了解到农场很少用拖拉机等农业设备的原因是担心机器坏了没人维修时,李小文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白天李小文认真工作,到了晚上就开始翻看各种器械类的书籍和资料。
后来,农场里只要有什么器械出了问题,李小文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然后开始认真检查并上手维修。
李小文的行为,被农场的领导看在眼里。农场领导看到他通过查阅资料,自己钻研多次修好了农场的各种器械,觉得他是可塑之才。他非常欣赏李小文这样愿意去钻研的人才,于是,农场的领导向上级领导请示,希望能将李小文调到更适合他的地方,让他发光发热。
而且李小文本身就是器械专业的学生,与其让他在农场和一些农业器械打交道,还不如让他去其他地方做贡献。
后来李小文成功去到了无线电厂,而与此同时,十年动荡开始了。
有心人翻到李小文以前写的一些作品,并且还从里面找到一些特殊的字眼,于是19岁的李小文就因此被下放到了农村。如果说在农场的那段日子不好过,那么下放到农村的这几年李小文过得更辛苦。
每天天一亮,李小文就要接受劳动教育,不管是种地、拔草还是喂猪、砍柴只要是农活什么都要做。从早累到晚,这样的日子让很多下乡时满怀激情的年轻人觉得苦不堪言,回城也变得遥遥无期。
但李小文却并没有因为身处的环境不好就放弃学习,虽然每天工作完很累,但他晚上仍然会挤出一些时间来看书学习。
这样的生活,李小文一过就是十年,1977年,高考恢复了,李小文也趁着这个机会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
知青们在得知了高考恢复的消息后,大家也纷纷投入紧张的复习中,他们等高考已经等了十年,他们都不愿放弃这次机会。
但相对于其他知青们的紧张,李小文就显得淡定很多,这也让很多人他要考研究生是说说而已。
但别人怎么说,李小文毫不在意,高考成绩出来后,李小文顺利被中国科学院的遥感研究所录取,这也是他投身科研事业的开端。
考上研究生之后,李小文才算“正经”起来,他开始疯狂的学习,以前考试只求60分万岁的他读研后每次的成绩都很不错。
也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才让他获得了作为公费留学生去美国深造的机会。1979年,32岁的李小文和其他一些公费留学生一起,坐上飞机踏上了求学之路。
李小文研究的是遥感专业,当时美国在这个专业上的研究比较靠前,所以来到美国之后,李小文决定一定要在这个专业拿到好成绩,学成之后报效祖国。
白天上课聚精会神,晚上还要将自己泡在图书馆内看书学习。
在美国留学期间,李小文一不做二不休,还成功考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硕士和博士。
如果此时,李小文留在美国势必会有一番作为,但是他没有忘记是祖国把自己送到美国学习深造,祖国还在等着自己!
1986年,李小文毅然决然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国内,而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身到研究所的工作中去。
而随着李小文的归国,也让我国遥感基础研究有了质的飞跃,而李小文也成了全球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三位科学家之一。
或许,很多朋友在看到这里都还不太清楚,李小文院士研究的遥感技术究竟是什么?
但是,提到GPS,大家应该就不会陌生了吧!如今,我国的GPS导航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而这都是归功于我国的遥感技术。
如果,李小文当初没有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国内发展,那么我国的遥感技术想要遥遥领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平时除了研究以外,李小文对教育领域也十分看重,他也经常到各个高校上课讲学。
不管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还是在电子科技大学,只要是李小文的课,学生们都要早早来到教室占位置,不然等到时候只能站在角落里听课了。
而学生们喜欢上李小文的课也有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他是遥感基础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专业知识丰富,听他讲课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二是因为李小文在讲课的时候,整个教室的氛围是非常轻松的。原本专业性很强的课总是有些枯燥,但是李小文总能用他幽默诙谐的语气让这些知识变得优美起来。
三是因为李小文那像扫地僧般的造型,让学生们对他以及他讲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原来,不管在哪个学校上课,李小文总是穿着一身素衣,脚下不穿袜子只穿一双布鞋,而且关键的是他的腰上总是别着一个装着二锅头的酒壶。
每次上课时,学生们都害怕他讲到高兴的时候会突然抽出别在腰间的酒壶,将那二锅头当成润喉的糖开水。
而每当这时,李小文也会笑着解释道,自己每天不喝点二锅头,总觉得不得劲儿!
不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腰间的二锅头,这一切都让李小文看上去不是个学者更像是个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大侠。
2014年,一个学生将李小文院士上课时的场景给拍摄了下来并上传到网络上,网友们也亲切地称呼李小文为“布鞋院士”。
面对网友们给自己取的“外号”和自己的意外走红,李小文院士不以为然,每天依旧穿着那身朴素的衣服鞋子,在腰间别上酒壶去上课。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而已,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在2015年的1月,这位风趣的科学院院士李小文因病去世了,享年68岁。
据说,李小文院士在去世前非常平静,他要求医务人员停止抢救,不要在他身上浪费医疗资源。
回顾李小文院士的一生,他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国内,为我国的遥感技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此外,在教育方面,他将自己的所有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万千学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遥感专业研究人员。
李小文1963年起先后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讯系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地理学与遥感专业。
1985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学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图像处理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小文是中国定量遥感研究的先驱,完成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的创建,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先后获评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十佳教师等荣誉。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1957年到1963年在成都市第二十八中学读普通高中。1963年到1968年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讯系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1969年,结婚后在西昌军垦农场锻炼。
1970年被分配到绵阳无线电厂担任技术员。1978年5月5日,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被中国科学院遥感专业录取,研究生导师为杨世仁。1979年,被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地理学与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并于1981年取得地理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
1985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学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图像处理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在《IEEE地球与遥感汇刊》发表《针叶林冠层的几何光学模型》论文,奠定了国际地物二向性反射中几何光学学派理论的基础,世界遥感基础研究“李-Straher几何光学模型系列”诞生。
1986年担任中国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图像处理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88年建立了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混合模型,形成“李-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系列”建模理论。
1990年因“大熊猫主食竹—箭竹的遥感测量与生态监测”研究,获得“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1992年创建了“考虑入照与反射两方向相互荫蔽的GO模型”。1994年发表论文《林下辐射率的GORT模型》,因植被遥感模型研究成果而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兼任美国波士顿大学遥感研究中心教授。1995年,李小文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1996年提出“针对遥感信息量的有限性,要获得遥感模型高精度反演结果必须基于先验知识的积累”思想,提出解决遥感反演中“病态问题”的新方案。1997年到2000年期间主持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地球表面能量的遥感定量研究”。
1998年证明对互易原理热力学证明中循环论证的错误,结束了世界遥感学术界关于相关问题的争论。同年,首次提出了非同温像元有效比辐射率的新定义,得到学术界认可。1999年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体黑体平面尺度修正及其二阶台劳近似;同年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教授。1999年被聘任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创建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2003年联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组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起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主编,在大量的科研工作之余,承担了学报专栏的策划、论文的终审等工作。
2005年组建教育部创新团队。2007年7月29日李小文在科学网注册开通博客,7年多时间他在科学网累计发表了1878篇博文。2012年担任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2014年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李小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10日13:05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李小文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 美国波士顿大学等单位培养了160余名博 士、硕士研究生。代表性学生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博导师鲍艳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孙亮,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泽忠。
李小文在培养学生方面有两个理念:一是有教无类;二是因材施教。李小文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做讲座。推动了中国在短期内形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遥感机理的研究和试验研究队伍。李小文在2014年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而受到网友关注,“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
2014年华为把李小文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刊登广告向“布鞋院士”致敬。
李小文基金于2015年1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旨在推动地理学与遥感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人民网评价到:“李小文老师身上有侠气,不拘小节、潇洒随性、喜欢喝酒。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会用打赌的方式让学生勇敢尝试,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新京报在《感谢布鞋让我们认识了李小文》一文表示:“李小文既有武侠小说中人物的气质,又有一份在价值变换时代人们所期待的学人范儿。”
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如果,李小文院士当初没有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国内发展,那么我国的遥感技术想要遥遥领先是不可能的。
至于平凡的我们,当我们每次遇到无法辨认前行方向打开GPS时,请不要忘记,我们所享受的科技进步,都是像李小文院士这样科研人员付出无数心血后的结果。
他们的付出,不该也不能被忘记。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