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这种治疗痛风的药,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肾脏?
发布时间:2024-12-03 17:09 浏览量:7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李斌从没想过,他引以为傲的健康体魄会败在痛风的手上。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李斌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应酬。啤酒、烧烤、海鲜,这些高嘌呤的食物是他工作后的慰藉,也是他辛苦一天后的犒赏。
直到某天清晨,他突然被一阵剧烈的脚趾疼痛惊醒,连鞋都穿不上。医生的诊断很快来了: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他开始服用一种市面上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初期效果显著,痛风症状也得到缓解。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种药物会成为他另一个噩梦的开端。
时间过去半年,李斌的痛风虽未完全痊愈,但发作频率大大减少。他觉得这药简直是“神药”,不仅便宜,效果还快。然而最近,他开始感到莫名的疲惫,偶尔还有恶心感,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水肿。
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并未在意。直到一次例行体检,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他的肾功能指标已经出现异常。这才让他意识到,事情可能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其核心问题是尿酸水平异常升高。长期尿酸偏高会引发尿酸盐在关节、肾脏等部位沉积,导致关节炎或肾脏损伤。
为了控制尿酸水平,很多患者会选择服用降尿酸药物。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这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对肾脏的影响。
李斌服用的药物正是市场上常见的别嘌醇。这种药物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控制尿酸水平,但它的代谢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完成。如果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对肾功能造成负担,甚至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多项中国医学研究都指出,别嘌醇虽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经典药物,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2019年发表在《中华肾脏病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别嘌醇的患者中,约有13.5%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
为了弄清楚问题的严重性,李斌找到了一位老同学张医生。张医生是一名肾内科专家,听完李斌的病史后,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告诉李斌,近年来因降尿酸药物使用不当导致肾损伤的病例并不少见。一些患者盲目依赖药物,却忽视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在治病的同时损害了健康。
他还提到一个发人深省的病例——一位35岁的厨师刘海,因为长期服用别嘌醇治疗痛风,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刘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无法避免接触高嘌呤食物,以至于尿酸水平始终居高不下。
为控制病情,他常年服用别嘌醇,但从未定期复查肾功能。等到发现问题时,他的肾脏已经受损严重,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疗。
张医生强调,像李斌这样的患者,最需要做的不仅是规范用药,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单靠药物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可能带来更多问题。
李斌意识到,他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药物使用的问题,更是对痛风治疗的认知误区。为了避免肾脏进一步损伤,他开始遵循张医生的建议,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调整。
首先是饮食方面,他彻底告别了高嘌呤的食物,转而选择低脂、低盐的饮食,例如蔬菜、全谷物和白肉。他还减少了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因为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排泄。此外,他每天摄入足量的水分,帮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
其次,他开始规律锻炼,虽然工作繁忙,但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快走或慢跑。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改善代谢功能,对尿酸水平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最重要的是,他开始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酸指标。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将别嘌醇的剂量调整到最低有效剂量,并在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肾功能。张医生还为他开了一些中成药,辅助调理肾脏功能。
通过李斌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忽视药物的潜在风险。专家提醒,不论是别嘌醇还是其他降尿酸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避免类似的问题:
1. 规范用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尤其是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更需谨慎。
2. 定期复查: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和尿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 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清淡、规律运动是控制尿酸的基础,单靠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关注症状变化:如果出现疲劳、恶心、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肾脏相关疾病。
李斌的故事提醒我们,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解决方案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治本之道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毕竟,身体只有一个,任何损伤都可能是不可逆的。与其寄希望于“神药”,不如从现在开始,真正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