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一生恩师袁伟民!85岁高龄身体康健,潜心钻研书法
发布时间:2024-12-11 17:11 浏览量:5
打造新型全能女排
1974年,袁伟民挂掉了自己的球鞋,结束了在男排的辉煌运动生涯。从国家队退役后,他回到了江苏的家乡这段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同年,国家体委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决定解散那支长期征战赛场、为国争光的老女排。
紧接着在1975年,国家体育局针对排球运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袁伟民被国家体育局的领导召唤,讨论关于他可能承担的新角色。一番会议和讨论后,袁伟民接受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出任国家女排的主教练。
接下来的这一年里,袁伟民全身心投入到重建中国女排的工作中。他需要在短时间内从零开始打造一支能够在国际赛场上具备竞争力的队伍。袁伟民和教练组反复研究当时国际排坛的发展趋势,分析世界各国强队的打法特点,逐步明确了新女排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目标是打造一支高度、力量、速度和技巧全面结合的队伍。他开始频繁奔走于各个省市的排球训练基地,亲自观察各地优秀选手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他对每个细节都要求十分严格,从队员的基本技术到身体素质,都进行全面考察。选拔过程中,袁伟民会详细询问队员的训练经历、生活习惯以及对排球的理解。
1976年,袁伟民开始重点考察各地年轻选手。他与各地方教练保持密切沟通,详细了解不同球员的特点。许多有潜力的选手被推荐到他面前,但袁伟民并不盲目接受,而是逐一观察她们的表现。
经过多轮筛选和考察后,新队伍的框架逐渐清晰。6月,新的国家排球队在北京正式成立。袁伟民组织全队成员开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会,并向她们说明了未来的训练目标和方向。会上,他对每位队员进行了简单的分工和安排,为之后的集训打下基础。
正式组队后,训练的强度随即大幅提高。袁伟民每天都会与教练团队一起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逐步将高度、力量、速度、技巧的理念融入到日常训练中。他特别强调体能的训练,增加了很多针对弹跳和爆发力的专项训练内容。
由于队员来自不同的地方队,彼此的战术习惯和技术特点各不相同,这给整体训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袁伟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常和教练组成员一起开会讨论具体的解决方案。他们将队员分成小组,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训练场上,袁伟民始终站在一线,不厌其烦地纠正每个队员的动作错误。拦网的高度不够,他会让队员连续练习几小时;扣球的力量不足,他会安排队员专门进行力量训练。他严格规定,每次训练结束后,队员必须进行总结,指出当天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在几个月的集训中,女排的整体实力逐渐提升,队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1978年世锦赛的考验
1978年8月,第八届女排世锦赛在苏联举行。经过前两年的系统训练和战术磨合,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不俗的实力,最终以7胜2负的成绩名列第六。
赛后,袁伟民和教练组认真总结比赛经验。他们注意到,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在强攻环节上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在面对对手高强度拦网时,队伍的进攻显得缺乏威胁。这一问题成为当务之急,需要通过改变战术和调整队员配置来解决。在多次内部讨论后,教练组一致认为,必须在主攻位置上启用更具潜力和攻击力的新人。
郎平当时刚进入国家队不久,虽然在地方队展现出一定的天赋,但在国家队的大赛舞台上尚无经验可言。身高184厘米的她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排中显得很突出,但技术上的不成熟让她在比赛中显得稚嫩。袁伟民却坚定地看好她,认为她的身体条件和进攻潜力非常符合现代排球的要求,他决定让郎平担任主攻手。
在随后的训练中,袁伟民针对郎平的特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在这些训练中,郎平需要不断面对高难度的扣球任务,同时适应队伍整体战术的变化。袁伟民常常站在场边观察她的每一个动作,从助跑到挥臂,每一个细节都被他反复强调和纠正。
郎平初期的表现并不稳定,偶尔会在比赛模拟中出现失误,但袁伟民始终给予她充分的鼓励。他在队内多次公开指出,郎平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成长,并要求其他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为她创造更多的机会。在队友的支持和袁伟民的指导下,郎平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节奏,她的扣球力量和节奏也有了显著提升。
在接下来的几场国际友谊赛中,郎平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她的强攻能力明显提升,成为队伍进攻端的重要依靠。在一次对阵古巴的比赛中,郎平面对对方高大的拦网,连续完成几次扣球得分,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1981年世界杯的全胜荣光
1981年,中国女排迎来了重要的挑战——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这次比赛前,中国队在香港进行的亚洲区预选赛中以全胜战绩夺冠,稳稳拿下了亚洲冠军的头衔,成功晋级日本世界杯正赛。
首战,中国队遇上了劲敌巴西队。这支南美球队以快速灵活的打法闻名,在国际赛场上具备一定的冲击力。然而,中国女排凭借稳定的发挥和默契的团队配合,以3-0的成绩干净利落地拿下了首胜。赛后,袁伟民带领队员复盘比赛,肯定了队伍在防守和反击上的表现,同时对个别环节提出改进建议。队员们迅速调整状态,迎接接下来的比赛。
一路过关斩将,中国女排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比赛中,郎平的扣球一次次突破对方的防线,成为球队的重要得分手;周晓兰的拦网屡屡化解对方的强攻,给对手制造了不小的压力;孙晋芳作为二传手,灵活调配进攻节奏,为全队创造了多次绝佳的得分机会。袁伟民则始终站在场边,观察每一个回合的走势,并在暂停时迅速调整战术。
11月16日,中国女排迎来了最艰难的一场比赛,对手是宿敌日本队。作为东道主,日本队不仅拥有主场优势,还在技术上保持了一贯的精细作风。比赛开始后,中国队在前两局表现出色,充分发挥了高度和力量的优势,以流畅的进攻和坚韧的防守迅速拿下两局。
然而,从第三局开始,日本队开始调整战术,以快速多变的进攻方式冲击中国队的防线。中国队的节奏被打乱,接连失分。日本队趁势连扳两局,将比赛拖入了决胜局。进入第五局后,双方的比分一路胶着,从开局到中段,几乎每分都要经过多次回合的较量才能分出胜负。
当比分来到15平时,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袁伟民果断叫了暂停,队员们围在他身边。他没有用复杂的战术安排,而是用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激励全队:“不获全胜,我们算什么世界冠军!”
暂停结束后,中国队重新站上赛场,开始调整节奏。郎平和周晓兰配合默契,利用身高和力量优势完成了一次关键拦网,成功得分。接着,郎平在最后一个回合中通过一次强有力的扣球,彻底锁定了胜局。中国队以微弱的分差险胜日本队,7战全胜,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比赛结束的一刻,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队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袁伟民在赛后被评为“最佳教练”,他的努力和智慧得到了国际排坛的高度认可。
退休生活:袁伟民的晚年
2004年,袁伟民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休,告别了他几十年来奔忙不息的职业生涯。这一年的春天,他和家人商量后,回到家中整理多年未曾细致打理的居所,将阳台上的盆栽重新种满了鲜花,也在庭院里辟出一块地,用来种植蔬菜和果树。
退下来后,袁伟民的生活显得充实又简单。他喜欢清晨的时候独自到附近的河边钓鱼,带上简单的渔具,静静等待鱼儿上钩。在家里,他也喜欢亲自动手做点小事情。他的妻子常常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听到院子里传来翻土或修剪的声音,那是袁伟民在打理他的花草。
家里的一间书房被袁伟民改造成了他的书法室。一张大桌子铺满了宣纸,旁边放着墨盒和几支毛笔。他喜欢在这里写字,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很多女排的队员来探望他时,总会被他书法作品吸引,直夸他的字苍劲有力。
退下来后,他的昔日弟子们仍旧和他保持联系,尤其是郎平。郎平每次从国外回到国内,总会抽空去看望这位曾经的恩师。两人见面时,常常聊起当年比赛的点点滴滴,或者说起现在女排队伍的现状。
参考资料:[1]林荣强,连道明.袁伟民排球执教理念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9,23(3):4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