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超过3.5厘米!又有过冬“神器”亮相,医生紧急提醒

发布时间:2024-12-19 09:23  浏览量:1

冷空气“超长待机”

寒冷持续升级

“冻手冻脚”的日子又到了

这样的低温

一旦有湿气流“掺和”

没准就会迎来初雪

“冰冻模式”开启

不少人都会选择厚底鞋、雪地靴

毛绒绒的触感别提多暖和了

但是厚底鞋虽然舒服

健康风险和安全隐患也着实不小

医生紧急提醒:

鞋底厚度超过一个数,别穿!

医生建议

鞋底厚度不超过3.5公分

康复科医生提醒:厚底鞋延长了阻力臂,对踝关节肌肉和韧带要求变高,且减弱了对地面的感知,影响行走稳定性。

此外,厚底雪地靴会改变步行时整个下肢的力学结构,影响步行时踝膝髋的运动节律,增加受伤风险。因此建议各位爱穿厚底鞋、雪地靴的朋友们:鞋底厚度不要超过3.5厘米!

有脚怕冷的网友表示:

看到这则新闻直接感觉“天塌”

穿雪地靴不适合开车

儿童不宜穿雪地靴

专家还提醒,对于开车的朋友们,穿雪地靴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因为雪地靴极易卡在油门和离台之间,对油门和刹车也不灵敏,很容易造成追尾和刹车不灵,不适合开车。

另外,部分雪地靴也不适合给家里的孩子穿,有的雪地靴中绒毛长容易摔跤,长期穿影响腿型发育。因为这类鞋买时绒毛较长,但穿一段时间内空间又增大了,可能会让鞋底变得滑溜溜,孩子行走时足部很容易滑动,越着急跑就越打滑,难保不会摔跤、崴脚。

尤其是年龄在两三岁的孩子

由于生理性的下肢力线不正

本身就可能出现O型腿和轻度膝外翻

如果鞋内空间过于宽大

很容易让脚丫直接滑到鞋体边缘

长时间还可能导致足内翻或外翻

加剧X型腿或O型腿

此外,有些雪地靴又厚又硬的鞋底无法做到1/3处弯折,走路时弯曲度不够,无法缓冲地面对下肢的冲击力,孩子每走一步都需要更用力地抬足跟,足部肌肉持续紧绷,肌腱与脚底筋膜也得不到充分休息,影响足弓和骨骼发育,后跟软无法支撑脚踝,易引起踝关节和韧带损伤。

很多雪地靴材质很“软糯”,脚跟处用手轻轻一捏就瘪了,软乎乎的后跟起不到固定和支撑脚踝的作用,走起路来很容易崴脚,引发脚踝和韧带损伤。

有网友直接表示

这和厚底洞洞鞋是一个效果

夏天摔完了冬天继续摔…

除了上述重点人群外

如果一定要穿雪地靴

怎么办

专家建议

1. 应查看雪地靴的产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商标、品名、鞋号、材质、企业名称、执行标准等必要信息。

2. 建议选用皮毛一体的雪地靴。未经特殊工艺修饰的动物皮革和人造皮革在视觉上是有区别的,前者色泽柔和而后者往往光鲜炫目。拨开帮内毛绒,看里面的毛皮结合处,如果结合处很密,毛是长在皮板上,每个毛孔均匀分布,则为皮毛一体。若有明显的编织经纬线,即为人造毛或羊毛编织在基布上。手感上皮毛一体绒毛稠密且有弹性;而人造毛绒手感虽也细密,但毛绒稀松弹性较差。

3. 应注意鞋底材质及纹路设计。好的鞋底做工细致、光滑、无肉眼可见的气泡和胶缩现象,手感柔韧且富有弹性,而差的鞋底弹性较差,做工粗糙,手感僵硬。除了材质外,鞋底的纹路及纹路深度也会影响防滑性能,没纹路的鞋底容易打滑。鞋底花纹深度适中,太浅了容易打滑,太深了鞋底容易断裂。

注意

还有人网购这一“神器”

结果脚底冒烟

冻脚的天气里

有的人恨不得“脚踩风火轮”

而就在最近

真的有人脚底冒烟了

近日,一女子在网上购买了一双发热鞋垫,刚穿上就感觉到热意,但随后她觉得不对劲,“热得不正常”。

女子脱下鞋子后,就看到一股黑烟冒出,仔细一看袜子已被烧焦,脚底也被烫得起泡。

医生提醒,使用此类发热物品,极易引起低温烫伤,所谓低温烫伤,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低温烫伤就像温水煮青蛙,烫的时候没有感觉,最多觉得暖暖的,但是造成的后果却比较严重,身体愈合得很慢,大多数都会留下疤痕。医生介绍,低温烫伤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感染,伤口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综合新闻晨报、齐鲁晚报、健康中国、老年健康报、科普中国、国家应急广播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