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极一时的5个国产运动品牌,如今却跌落神坛,看谁还在乱跟风
发布时间:2025-01-08 16:35 浏览量:4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这广告语还真是深深刻在90后朋友的脑海里,可以说2000年前,双星鞋风靡全国,几乎每个城市每条街都有一家店铺。
这款鞋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价格上消费者能接受,质量上也非常耐穿,女同学跳皮筋穿,男同学踢足球也穿它。
可到了2000年以后,这种现状就改变了,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苟延残喘。
一方面,国内外运动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阿迪、耐克等国际大牌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国内新兴品牌也在奋力追赶,双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夹击。
另一方面,双星自身也出了些状况,2000年下半年,青岛一家轮胎厂资金链断裂,为了更继续发展下去,开始在市面上找能合作的企业,双星就被找上门了。
经过商量,双星开始走轮胎产业路线,而且连续收购多家工厂,这一决策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生机,但由于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落后,双星轮胎在市场上并不占优势。
紧接着就是集团内部有关股权问题,频频发生,先是一位神秘人拍下双星名人 16.59% 国有股权,当时在民间被传得沸沸扬扬,这股权一变动,公司性质似乎也悄然改变。
而后双星内讧公开化,2008年2月,双星集团直接对外宣布对成都双星的授权,也不再提供各种鞋类和服装类,并将其经营权转给了双星名人。
这集团这样做的原因源于控股权,两者争得不可开交,原本庞大的销售渠道乱成一锅粥,这场争斗的结果就是,产品生产商双星集团和渠道商成都双星彻底闹掰,一个走阳关道,一个过独木桥。
一夜之间,成都双星公司近半的店铺改头换面变成“特星”,这也导致双星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在产品上,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对鞋子的款式、科技含量等要求越来越高,双星没能及时跟上创新步伐,老款式渐渐失去吸引力。
再加上管理、营销等环节没能适应市场变化,曾经辉煌的双星鞋业陷入困境,在时代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喜得龙想当年的喜得龙可是体育用品界的一匹黑马,风头一时无两。
早年间,喜得龙不过是众多鞋厂中的小角色,和大牌们比起来,毫不起眼,但创始人林水盘很有想法。
2001年注册了“喜得龙”商标后,先是请来了原国家乒乓球总教练蔡振华站台,一下子打开了知名度。
随后喜得龙就请来了天皇巨星郭富城做代言,知名度噌噌往上涨。线下门店跟雨后春笋似的,短短几年就在全国开了2519家店面,靠着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策略,迅速站稳脚跟风光无限。
2008年,喜得龙雄心勃勃,想在港股上市,于是高盛带着4亿资金入股助力,各大机构也纷纷助力帮忙,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却突然冒出个“造假账骗贷”的传闻。
虽然说喜得龙极力否认,可上市计划还是泡汤了,不过,他们没气馁,次年转战美国纳斯达克,还真成功借壳上市,成为首个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运动消费类品牌,股价一路高涨,形势一片大好。
这次的成功转战,让喜得龙再一次看到了前景,签约 BY2 深耕年轻市场,冠名节目、和国家体育总局合作搞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与此同时,隐患也在悄然滋生。
一方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体育用品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喜得龙在专业运动领域没啥核心技术,和其他品牌拉不开差距;
另一方面,电商大潮来袭,李宁、安踏等纷纷转型布局线上,喜得龙却后知后觉,直到 2015 年才开始做网络分销系统,但这时候卖的竟还是些老旧款。
内外交困下,2012年开始业绩就一路下滑,到了2013年,营业收入甚至还不如刚上市那会儿。
更糟糕的是,麻烦事儿还一堆,什么代理商纠纷、土地购买价格争议,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喜得龙也想过转型,尝试过进军高端市场,也搞过电子商务,可都没啥大起色。
就这样又挣扎了一年,2014年喜得龙算是撑不住了,从纳斯达克退市,之后虽然还在努力挣扎,但资金链断裂,众多债务缠身,最后只能宣布破产重整。
2016年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其破产重整案,曾经辉煌的喜得龙轰然倒下,令人叹息。
七波辉想当年,七波辉在青少年鞋服市场上那可是风生水起,谁家的孩子要是穿上了一双七波辉,那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儿。
它凭借扎实的做工、还算亲民的价格,打下了一片广阔天地,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专卖店开得到处都是,生意红红火火。
可这几年,情况急转直下,七波辉的热度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这其中的原因,必然离不开市场竞争,各种新品牌一股脑地扎进来。
以前七波辉凭借早期积累能稳住阵脚,可如今新兴品牌带着潮流设计、新颖玩法,不断抢夺客源,七波辉的压力与日俱增。
消费者的口味也变得刁钻起来,现在的孩子追求个性,买双鞋不光要舒服,样子还得独特、够潮。七波辉在设计上却没跟上趟儿,老是那几副“面孔”,没啥新鲜感,自然抓不住年轻的心。
更糟糕的是,七波辉在营销策略上也显得有些滞后,在互联网和电商盛行的今天,电商平台火得发烫,线上购物成了主流。
但七波辉似乎还是过于依赖传统的线下店铺和电视广告,没有充分利用线上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和销售。这样一来,七波辉在市场上的声音就越来越小,逐渐被消费者所遗忘。
可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做好营销和计划,一步步再发扬光大也是没问题的,可是不能名气下降了,就连质量的口碑也在下滑。
有监管抽查发现,七波辉童鞋里的邻苯二甲酸酯超标,这种物质在体内百害无一利:
另外还要一些童鞋耐折性能不过关,有家长发现,孩子的鞋穿着穿着鞋底开始出现断裂、鞋面也开胶了,还有标识写的不明不白,让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
种种负面新闻一曝光,家长们哪还敢买,口碑一下子就垮了。曾经辉煌的七波辉,在这重重困境下,前路变得迷雾重重,想要重回巅峰,可得费一番大功夫了。
德尔惠运动鞋服江湖里,德尔惠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想当年它可是和一众晋江品牌一同崛起,势头很猛。
早年间,德尔惠的创始人丁明亮瞅准商机,一头扎进鞋业,从一个小厂慢慢打拼,那时候,大家的品牌意识才刚冒头,德尔惠就早早注册了商标,稳稳地占了先机。
品牌逐渐打响后,德尔惠走起了休闲体育路线,还把吴奇隆请来当代言人,在各大电视台投放广告,一时间声名远扬,最多的时候有4000多家,阵仗非常的大。
在后来随着名气的增长个,德尔惠更是请来了当时人气爆棚的周杰伦,那句“德尔惠,on my way”的广告语传遍大街小巷。
品牌影响力蹭蹭往上涨,年订货额轻轻松松就能达到几十个亿,简直火得一塌糊涂,和同期的安踏、特步等品牌一同瓜分着市场大蛋糕。
可谁能料到,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先是门店数量锐减,从原来的四千多家一路跌到不足千家。
接着又在2017年年末,传出欠债六个多亿的消息,厂房、土地和仓库都被抵押了出去,公司也停业了。
很多人都有疑问,年订货高达35亿,区区6亿就能把公司压垮?这中间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决策错误、市场的暗流涌动、券商的推诿扯皮。
为什么要这么说的,据报道在2007年,德尔惠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没想到刚启动没多久,就遭遇了财政危机,不得不终止计划。
可尽管如此,德尔惠也没有放弃,继续推行转战 A 股,可这样的坚持并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在之后长达7年的等待时间里,财务问题一点点在堆积,而那些代理商回款还越来越慢,资金链一下子就绷紧了,雪上加霜的是,期间它还想转型快时尚,结果也没成功。
虽然公司停业了,但德尔惠的品牌还在。据说有个叫凯天体育的公司接手了德尔惠的生产和销售,他们还在继续推出新品运营。只是,这曾经的辉煌还能否重现,可就难说了。
金莱克这个品牌的运动鞋标志,和如今的安踏非常相似,作为90年代刚起步的体育用品公司,它的上市也让不少消费者满意,物美价廉。
为了做好一款鞋,公司选择了能打造金牌只欧昂的精英团队,其各位设计师也都是来自大陆或者香港的经营设计师。
那时这款鞋主打的就是质量,从2000年开始,集团就聘请了乒乓球运动员王楠担任形象代言人,到后来2006年,大魔王张怡宁也是代言人。
在当时能聘请两位世界冠军,可想公司的实力,鞋业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不少消费者纷纷支持购买,2000年开始的那几年,金莱克品牌屹立在广大市民面前。
其实从金莱克上市开始,口碑一直不错,只不过随着众多国外品牌的流进、和国内品牌的崛起,金莱克逐渐被挤在了小角落,名气也不复存在。
然而当人们再次听到这个品牌名的时候,却是被检测出不合格的消息。
2021年9月到12月,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表了,他们在市场上抽查134种工业产品抽查结果,其中在日用品以及纺织品种类种,金莱克运动鞋就在其中。
因为它的外底耐磨性能不符合。这消息出来后,让众多喜欢金莱克品牌的网友震惊不已,还有网友表示,我的鞋大多都是这个牌子,以后还敢相信?
一些负面新闻让其口碑下滑,众多品牌顶替,这也是金莱克如今跌落神坛的原因之一。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在2022年1月6日发布关于“百年双星再创业”的报道
《人民资讯》在2022年1月27日发布关于“金莱克跑鞋、今井皂液、莫代尔女裤等样品不合格”的报道
《中国质量新闻网》在2021年6月10日发布关于““七波辉”童鞋再曝邻苯二甲酸酯超标 可千扰内分泌”的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在2018年1月9日发布关于“停业工厂不停工 留给德尔惠品牌的“路”已经不长?”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