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席间聊天管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26 05:40  浏览量:17

今天中午,笔者参加了一个农村亲戚新房竣工喜宴。在席上,我遇到了一个远亲,也是农民出身,但是他在花炮厂工作了几十年。他60来岁,现在还在一个花炮厂工作,年薪6万。我跟他之前有几次交往,但彼此不甚了解,毕竟交往不深。在今天见面之前,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跟他接触了。今天因为来喝喜酒,我们凑巧坐在了一桌,于是互相寒暄。寒暄之后,我跟他聊起了子女的事。他有四个子女,一个女儿,三个儿子。我问他们在做什么,他说大女儿技校毕业,已经出嫁。大儿子、二儿子均大专毕业,大儿子在南昌上班,二儿子在萍乡上班。三儿子在萍乡读大专,是去年高中毕业的,本想让他复读一年,再考个本科,但是三儿子不想复读,于是还是读了个大专。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

听他这么一说,我真的没有想到,管中窥豹,现在农村的90后或00后读大学的真的不少,甚至可以说基本普及了。这个远亲的孩子读书的情况虽然属于个案,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已经今非昔比了。

新中国建国的时候,起码有90%的国民是不识字的。因此建国初期扫盲工作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我祖父母是上个世纪2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基本上是文盲,我祖父只读过半年小学,我祖母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但是到了我父母亲这一辈,他们是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就基本上接受了小学教育。我父亲初中毕业,我母亲小学毕业。然后到了我们这一代,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我们兄弟姊妹最起码都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然后到了我们这一辈的小孩这一代,他们基本上是00后,最起码都受到了专科教育,普遍受到了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例如我大弟弟的三个孩子,老大专科毕业,老二正在读研,老三正在读985院校的本科。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发展,一代比一代受到更高程度的教育。

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接受教育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事业确实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国初期,在初等教育方面,重点是开始实行扫盲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建国初期我们效仿苏联,为了服务于工业化建设,进行了全国高校一盘棋式的院系大调整,重新分化组合,成立了一大批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并逐渐普及。在高等教育方面,1977年恢复高考。尤其是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高中升学率越来越高,现在基本上都达到了90%以上。正因如此,我在本文提到的我这个农村远亲的4个孩子,就有三个受到了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也就不应该令人感到诧异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已经包括农村孩子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

当然,从这位远亲三个孩子读书的情况来看,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大专毕业的主要就业地就在本省,本省孩子读大专也主要在本省。

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晚高校笔谈于江西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