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芦花鞋》(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25-03-11 14:08  浏览量:7

课 题21 芦花鞋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课时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学习重难点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继续运用为每个部分列小标题的方法,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介绍《青铜葵花》,激发阅读兴趣

1.看图片,读“本文选自《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说说人物印象。(青铜、葵花摘芦花的图片)

(1)猜一猜“青铜葵花”的意思;说一说对人物的简单了解。

(2)观察图片,从这个画面你推测到了什么?

预设:故事发生在叫大麦地的水乡,是上世纪50年代,当时建国初期没有实施义务教育。

(3)指导交流:

①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根鸟》《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等。

②出示《青铜葵花》封面,说说人物印象。

③出示《青铜葵花》目录,浏览小说主要故事。

【预设】关注小说的主要故事: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大草垛。看看“芦花鞋”在小说中的位置。

学习任务二:自主阅读,感知情节

1.认识“芦花鞋”,交流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芦花鞋的,初步感知“贫穷”。

(1)说一说:想象中的芦花鞋应该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找出文中关于芦花鞋描写的片段。

(3)比一比:草鞋、芦花鞋、运动鞋对比图片

出示芦花鞋图片,介绍是怎么做成的。)芦花鞋的特点:课文中还有一段话,看看芦花鞋还有什么特点?(生答:柔软,好看)感知“贫穷”:课文说得这么好,其实说到底,芦花鞋就是草鞋。穿草鞋的人,过的什么日子?

(生答:难日子,苦日子)

2.出示课前导语,学生自读,明确阅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②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③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回忆列标题的方法。

(1)说一说《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两篇课文列小标题的方法。

①不同的提取角度。可以是对主要事件的概括,如《小英雄雨来(节选)》可以概括出“雨来遇险、雨来脱险、死里逃生”等;可以是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如《我们家的男子汉》可以概括出“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有的文章可以从时间、空间、地点、人物的情感变化等不同角度提炼小标题。

②不同的表达角度。可以用“谁、干什么”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文中的关键语句(若引用原句则加双引号);可以引用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可以用关键词语概括等等。

3.快速默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1)认识“芦花鞋”

(2)梳理故事人物与主要事件。

故事中的人物相关事件奶奶、爸爸、妈妈、葵花做芦花鞋青铜采芦花、做芦花鞋、卖芦花鞋城里人买芦花鞋围炉烤火的人劝青铜进屋烤火取暖

4.尝试给本课列小标题。

(1)这篇课文怎么列小标题呢?教科书编者在课文中留下了秘密。谁能发现呢?(课文用空行的方式已经分成了四个部分。)

(2)说说划分的理由: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

提示:小标题可以从两条线索来概括,一是以芦花鞋为线索,二是以青铜为线索。

预设:课文围绕芦花鞋写了哪些事?“编织芦花鞋”“卖芦花鞋”“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爱”“最后一双芦花鞋”。课文怎样写出了青铜的质朴、善良的?“编织芦花鞋”“卖芦花鞋”“大雪中坚持卖鞋”“卖了自己穿的鞋”。

(3)自主列小标题。

①可以用关键词列小标题。如“编芦花鞋”“卖出九十双芦花鞋”“卖出十双芦花鞋”“卖出脚上的芦花鞋”等。

②可以用简洁的句式列小标题。如“全家一起制作芦花鞋”“青铜大雪天坚持卖芦花鞋”“最后十双芦花鞋幸运卖出”“青铜卖出自己脚上的芦花鞋”等。

③也可以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拟小标题。如“编织一百零一双鞋”“青铜拿起最后十双芦花鞋,跑进风雪里”“城里人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的赤脚踏过积雪”等。

5.制作“故事名片”。

(1)这四部分围绕芦花鞋写了哪些事,到文中圈一圈关键词,把概括好的小标题写在“故事名片”上。

《芦花鞋》故事名片

采芦花编芦花鞋————

(2)交流:文中哪些关键词提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采芦花编芦花鞋;大雪天卖芦花鞋;城里人买芦花鞋;雪地里送芦花鞋。

(3)小结:原来找关键词也能帮助我们更简洁地概括小标题。(板书:关键词)

6.整体感知。试着把这四个小标题连起来,你就能快速知道这篇长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本文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为了生计,编了101双芦花鞋,青铜冒雪去卖。幸运的是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都买走了,最后他甚至把自己脚上穿的芦花鞋也卖了出去……

学习任务三:合作探究,制作“人物名片”。

1.师:如果要给青铜拍摄一部纪录片,你想在特写镜头里展示一个怎样的青铜?小组合作学习,请选择一个镜头,为他量身定制一张“人物名片”。

(课件出示“人物名片”)

人物名片

姓名:青铜

特写镜头:

人物品质:

2.关于青铜的吃苦耐劳。

(1)思考: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出天气异常寒冷?

“到了镇上一看……十双芦花鞋就落满了雪”“抛落”“空寂”“不一会儿”等词句表现出风雪之大,天气异常寒冷。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体会。

2.关于青铜的淳朴善良。

(1)讨论:你能理解青铜将自己脚上的鞋也卖掉这样的做法吗?

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如不可思议、佩服不已、难以想象、不能接受等等,都是可以的。

(2)讨论:卖出最后一双芦花鞋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因为钱吗?

预设:青铜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城里人的心愿,不愿看到他失望、难过的样子,可见青铜的淳朴与善良。

3.关于青铜对妹妹的关爱呵护。

(1)思考: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出青铜对妹妹的关爱呵护?

(妹妹葵花跟着青铜……青铜闻声,就会赶过来。)

(2)补充介绍。当家里只能供养一个孩子上学时,青铜为了让妹妹安心去上学,在摸银杏时做了手脚,其实他自己也非常渴望上学。

(3)小结:青铜对葵花的爱,是多么珍贵的兄妹之情,是人间最美好、最感人的爱!

学习任务四:走近家人,体会家人关爱

1.关于全家人合作编芦花鞋。

(1)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2)补充小说片段。“采足了花,全家人就开始行动起来。青铜用木榔头捶稻草。奶奶搓绳。葵花将绳子绕成团。爸爸妈妈编织。”思考:想象这个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理解“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思考:两个“亮堂堂”,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2.当青铜雪天想去卖鞋时,思考:大家的反应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家庭呢?

3.教师总结:苦难的生活并没有压垮乐观向上的这一家人,他们互相支撑,互相体贴,在苦难面前表现出了内心的强大与人性的魅力。

4.整体梳理,概括印象深刻内容

出示表达句式,鼓励学生练笔。

课文以芦花鞋为线索,我认识了(特点)的(人/物),体会到了;我认识了的(人/物),体会到了;……

5.课文关于芦花鞋的“暖和”。文中几次出现“暖和”一词?

(1)出示句子(①那鞋很厚实,像暖暖和和的鸟窝。②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③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2)关于芦花鞋的“美观”。文中多处表现了芦花鞋的美观,有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请学生试着用小标题一样简洁的句子概括一下芦花鞋的特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如:漂亮而美观的芦花鞋,让我赞叹不已。暖和而精致的芦花鞋,让我非常喜欢。

课堂小结:

曹文轩说:“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你觉得强者的“成长名片”上需要有哪些“砝码”?课下去读一读《青铜葵花》,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自主作业:阅读曹文轩长篇小说《青铜葵花》。

板书设计:

21 芦花鞋

芦花鞋为线索 青铜为线索

编织芦花鞋 编织芦花鞋 起因

卖芦花鞋 卖芦花鞋 经过

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爱 大雪中坚持卖鞋 发展

最后一双芦花鞋 卖了自己穿的芦花鞋 高潮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