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的回归何时不再难——由让学生打扫校园卫生引争议想到的

发布时间:2025-03-17 20:21  浏览量:5

殊不知,让学生参加校园卫生打扫,校园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是真实的劳动现场,都是为学生所用的体育场地,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最好的劳动老师、体育老师。

前不久,四川资阳中学解雇了清洁工,把学校的清洁卫生安排给各个班级,由学生负责打扫,由此引发了强烈的争议。

有学生哭诉“作业太多,挤不出时间”“睡眠不够,没办法早起”,有学生牢骚“每天早起半小时,困到上课打瞌睡”,有家长担心“孩子连拖把都不会用”,有家长埋怨“孩子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做清洁工的” ,还有家长抗议“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休息”,更有家长怒斥“拿孩子当免费劳动力”。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自己的校园学生自己打扫,这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大凡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哪一个上学的时候,不是学生自己打扫校园,不是自己整理班级卫生。

回想我们那个时候上学,每天早上一到校,便是清扫教室,尽管泥土地面凹凸不平,桌凳也不是那么协调规整,但是我们会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凳搭放的整整齐齐。每周星期三、星期六的大扫除,我们除了打扫教室,还要负责完成分到各个班级的校园卫生。学校的厕所是旱厕,校园里还有几条臭水沟,大扫除时我们都要从河沟里端水、抬水,把厕所、水沟冲得清清爽爽,没有特别大的味道。

一到大扫除时间点,全校师生齐上阵,没有落下一个,扫地的扫地,洒水的洒水,拔草的拔草,清运垃圾的清运垃圾,大家齐心协力,挥汗如雨,忙得气喘吁吁,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人偷懒,更没有人不愿意出力,满校园人头攒动,荡漾着一片欢笑声,充盈着一派盎然生机。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一些城市学校把校园卫生承包给了保洁公司,不少学校则请了专职的清洁工,专门负责校园卫生的打扫。

学生打扫校园卫生,包括打扫班级卫生、维护校园清洁,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又能增强孩子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观念,还能够锻炼孩子身体,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一举多得。

当下国家推崇劳动教育、体育教育,有的地方和学校宁可为劳动教育而劳动教育,为体育而体育,却放弃了我们劳动教育、体育中一个最好的载体——让学生打扫校园卫生。

一说到劳动教育,有的叫苦,没有劳动教育阵地,没有专业劳动师资,从这学期开始,每天一节体育课,学生运动锻炼两小时,又有人吆喝,学校运动场地不够,体育老师严重不足。

殊不知,让学生参加校园卫生打扫,校园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是真实的劳动现场,都是为学生所用的体育场地,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最好的劳动老师、体育老师。

四川省的资阳中学,也许是率先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辞去清洁工,把卫生交给学生负责,让学生在打扫校园卫生中接受劳动教育和体育锻炼,应该值得点赞。

然而,却遭到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这也可能是学校始料未及的。

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却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的积弊,照出了时代的内卷,照出了人们的焦虑,也照出了劳动教育、体育在当今的诸多尴尬与困境。

学校究竟是学生仅仅习得知识的一个地方,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真正摇篮?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培养一台台考试机器,还是培养一个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教育最大的成功,究竟是让孩子仅仅得高分,上名校,还是让孩子成人,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这些问题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关乎着这场争议仅仅是一时之口舌,还是持久之战斗。

劳动教育的初衷绝非只是上好劳动课,真正的体育也不仅是一天一节体育课,如果一个在校学生连打扫校园卫生,都因为课业重而没有时间,或者因为打扫卫生而担心影响学业成绩,那么再多的劳动课、再多的体体育课都无济于事,难见其效。

以前的学生爱劳动,自理能力强,不是因为劳动课上的好,而是时时皆劳动。过去的学生体质好,身体棒棒哒,不是因为体育课多,而是因为到处是体育。

若学校少一点“课业压力”,学生多一些“身心自由”,家长多一份“放手勇气”,或许下一次的热搜,会是孩子们在校园挥舞扫把除尘,有说有笑擦亮教室玻璃的画面。或许每一个教育常识的回归,都会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而不会是争论不休,异常艰难,甚至半途而废,中途夭折!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