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国产球鞋,哪一双触动了你?
发布时间:2025-03-30 17:46 浏览量:3
在国货崛起的大背景下,掀起“狼性消费”热潮。人们意识到,国货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经济实用,既耐穿又不乏时尚外观。
在这股热潮里,例如回力、飞跃、双星等国产球鞋品牌,虽历经岁月沉浮,却曾辉煌一时,如今再度走进大众视野,勾起无数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它们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鞋业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中国女排以3:0的比分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勇夺奥运会冠军。那一刻,全国上下欢呼雀跃,而女排姑娘们脚上那双回力鞋,也悄然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回力,堪称国产球鞋的旧王,历史可追溯至1927年。江苏人刘永康,这位出身杂货店伙计的商人,怀揣着振兴中华的梦想,与人合资在上海开设了正泰信记橡胶厂,投身于橡胶鞋的生产。
1934年,正泰信记为自家胶鞋注册了一个极具气势的商标——回力,寓意“回天之力”,其英文商标“Warrior”(战士)同样彰显着不屈的精神。
回力鞋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在1934年的申报广告栏里,回力球鞋的广告占据了半个篇幅。在整个动荡年代,回力始终稳坐国产球鞋一哥的宝座,持续发力的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国民工业的发展。
自回力推出球鞋广告后,无数竞品纷纷效仿,试图在球鞋市场分得一杯羹,但回力凭借自身的品质与口碑,将这些效仿者远远甩在身后。
时光流转到80年代,回力在年轻人心中掀起了新的热潮。那时的年轻人,很少追求外国品牌,一方面是信息相对闭塞,对国外品牌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回力在当时就是公认的最牛运动鞋。
一双回力售价10元左右,而当时人们的平均工资约为30元,能拿出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去购买一双鞋,这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消费。就连王朔的小说里都曾提及,回力鞋和军帽一样,是小流氓抢劫的主要目标。
即便价格不菲,80年代回力的年均销售额仍高达8亿,拥有一双回力鞋,成为了许多人引以为傲的事情。
然而,对于90后来说,回力最红火的年代已然远去,它更像是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国产经典,虽复古卓越、风光无限,但形象却不够鲜活。
2000年前后,多数90后还是刚踏入校园的孩子。当时,回力一度陷入沉寂,安踏、李宁等品牌也尚未十分普及。在那个时候,普通市场里二三十块钱的胶鞋成为了孩子们的首选,其中飞跃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款。在很多人心中,飞跃经典小白鞋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回力。
飞跃诞生于动荡的民国时期,其前身是国民小绿鞋及解放鞋。1958年,主打民用解放鞋概念的飞跃经典球鞋正式问世,它以轻便耐磨、配色得体的特点迅速走红。甚至因其出色的质量,被少林寺指定为专业练功鞋,实现了从民间到武林的跨越。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飞跃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设计感。你或许难以确切说出它哪里好看,但就是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
在90后的童年岁月里,飞跃球鞋还是体面的象征。因为它洁白的配色,谁要是能将其保持干净整洁,那必定会被视为温柔细心、稳稳当当的好孩子。
每一个央求爸妈买到飞跃鞋的小孩,都会被叮嘱:“你要是不爱惜穿脏了,下次可不给你买了。”
贯穿90后整个童年的,并非只有飞跃。在每个班级里,总有男生穿过一种鞋底凹凸有致的鞋,因其鞋底的独特设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疙瘩鞋”,它就是双星。
与主打日常休闲的飞跃小白鞋不同,双星主打足球赛道。在那个年代,有无数孩子穿着双星鞋,怀揣着成为足球小将的梦想,在球场上尽情奔跑,将脚丫子抬得老高,奋力射门。
双星不仅在足球领域表现出色,其用途也十分广泛,无论是出门压马路,还是翻墙去网吧,它都能轻松应对。作为一款遍及大街小巷的胶鞋,双星鞋底采用牛筋底,柔软有弹性,鞋面是看似随意的帆布,却既不板脚又有支撑力。
当然,胶鞋的通病它也未能幸免,脱下来时那股味道,常常让人忍不住皱眉,得赶紧拿去阳台晾晒。但在小时候,大家似乎从未觉得穿双星鞋会磨脚,反而是后来穿上价格较贵的匡威、Vans时,脚丫子受了不少罪。
那时的我们,并不会因为鞋子价格便宜而感到自卑,因为大家都穿着同样的鞋,没有谁比谁高贵。
双星诞生于1921年,历史比回力还要久远。在八九十年代,郑海霞、蔡振华、李永波等运动界的偶像都曾穿着双星鞋在赛场拼搏,它可谓是一款既能登上高端赛场,又能深入民间市井的宝藏品牌。
在双星鞋被孩子们穿得破破烂烂时,或许会有孩子央求妈妈给自己买一双新的球鞋,而大博文就曾是许多男孩子的心仪之选。
在90年代,制造飞跃球鞋的上海大孚橡胶厂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轮胎制造,利润率较低的飞跃鞋最终并入了大孚橡胶厂与上海蓝生共同投资组建的大博文鞋业。
这使得大博文鞋型与飞跃极为相似,但大博文采用了更耐脏的黑色,鞋底还带有类似双星的疙瘩设计。再加上20-25元一双的亲民价格,大博文一度成为小学男生心目中的顶流鞋款。
当年,许多小男生的炸街行头便是一双白色袜子搭配大博文,条件好点的还会再套上一套巴西队经典队服,走在街上别提多神气了。
如今,那些我们小时候穿过的国产球鞋,都各自经历了风风雨雨。
2000年,上海华谊公司买下回力,通过大力营销,使其成为明星同款,成功变身国潮。
在淘宝2019年发布的非遗老字号成长报告中,回力还是00后最爱的老字号品牌。但回力也常常因为借鉴爆款潮鞋的造型而遭到诟病。
双星在与外国品牌的竞争中,逐渐在年轻人市场中败下阵来,转而向老年鞋领域进军。
飞跃的命运则更加令人唏嘘,2005年,法国人巴斯蒂安将飞跃引入法国,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在片场脚蹬飞跃球鞋的照片引发了一波潮流骚动,法国人在欧洲抢注的飞跃商标一炮而红,价格也随之猛涨。
而飞跃鞋的真正缔造者大博文,由于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品牌的冲击,于2009年宣布破产。
当我们如今打开网购软件搜索,会发现那些小时候穿过的鞋依然在售卖,而且销量还十分可观。
如今,鞋还是那双鞋,但陪自己一起丢沙包的小伙伴们却已四散天涯,时过境迁,闭上双眼,仿佛还能听到自己在楼道里奔跑时有力的足音。
国产球鞋,承载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更是中国鞋业发展的一段珍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