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火后你没做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5-04-10 04:07 浏览量:6
《看见孩子》这本书上说: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方式。
因为,父母都是正常人。
正常人就会生气,就会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就会指责,就会贴标签……
每一个家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和裂痕。
但请记住,关系产生了裂痕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及时积极修复它,让家庭重新回归和谐与温馨。
前几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位妈妈的记录:
星期六,我打开冰箱拿水果,手一滑,一盒桂圆掉了下来,散了一地,女儿看见了,急忙蹲下来,帮我捡!有几个滚到冰箱底下了,又拿来一个短杆,趴在地上帮我拨出来,然后抬起头冲我甜甜的一笑!这一刻,我很想对女儿说一句:“对不起”!
试想,如果是她把水果散了一地,我会一句批评也没有,低头帮她捡起水果吗?我肯定会唠叨她,怎么这么不小心,拿东西不拿住,自己捡起来吧!女儿犯错我总是第一时间出来指责,我想让她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我犯错的时候,女儿只是跟我站在一起,共同改正!这看起来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妈妈的反省让我们深受启发。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有不在状态的时候:他们会暴跳如雷,他们会口无遮拦,他们会把孩子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吼骂完孩子后,他们会自责会后悔,甚至害怕:这会不会伤害孩子?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
《看见孩子》一书中提到孩子养得好与坏不一定取决于亲子间有无冲突,应取决于冲突过后,我们能否去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冲突中的感受,以及能否努力去修补亲子关系中的裂痕。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童年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
有位答主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同学聚会吃火锅的时候,她不小心打翻了一盘牛百叶。
当时她就吓得脸色发青,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像是在等什么一样。
直到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哪怕打翻了东西也没关系,不会有人狠狠骂她的时候,她独自跑到厕所哭了很久。
从小到大20几年,她是在母亲的责骂下长大的。
很多时候,即使不是她的错,母亲也会把责任推到她头上,只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
而这些来自原生家庭的阴影,并不会凭空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痛。
一个6岁的女孩,一犯错就打自己的脸:
闺蜜梅子说,她小时候摔破一个碗就会被妈妈骂很久,以至于做错一点事就很害怕,一点事没做好就会很焦虑:
她非常害怕做得不够好,别人就会发现。一旦别人发现,别人就会介意。一旦别人介意,别人就会不喜欢她了。
她不仅无法原谅自己犯错,对家人也很苛刻;原本她觉得这都是自己有问题,直到遇到她老公:
刚结婚的时候,如果老公做了什么我不满意的我就是抱怨埋怨各种语言攻击,我老公说多大点事;
出去玩钥匙没带,我很紧张,我老公说回去拿就是了,多大点事;
孩子打碎了杯子,我立马怒火中烧,我老公说扫了就是了,多大点事……
原来犯错并不可怕,尽力弥补就可以了!
《看见孩子》一书中,作者贝姬·肯尼迪博士提出了一个充满力量的养育准则——“永远都不晚”。
无论孩子多大,无论裂痕有多深,修复关系的机会始终存在。“不晚,永远都不晚”,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做些什么来修复关系。
冲突之后,孩子很可能感受到强烈的痛苦,他会被汹涌的情绪淹没,还可能感受到害怕。
冲突后若未得到修复孩子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自责等负面心理。
自我怀疑型:孩子会否认自身感受,认为“我不该难过”“我不该生气”。
自责型:孩子会将错误归咎于自己,认为“都是我的错”。
而修复关系,能让孩子感受到“我的情绪是被接纳的,父母是爱我的。”
这样跟孩子道歉,及时修补遗憾!
当然,我们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认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对孩子的伤害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在学习正确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小心做了伤害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及时跟孩子道歉,修补孩子心灵的创伤!
我们对孩子的道歉要具体:
就事论事,真诚分享你的反思过程。
越具体,孩子越相信你,越会支持你,帮助你。
越具体,你自己越能找到未来的行动方向。
前几天,闺蜜群有位妈妈的求助:
这位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吼骂是不对的,询问该怎么办?
我给了他这样一段话术,你们可以参考:
宝贝,妈妈现在想跟你道歉。
早上,你的小鼻子因为感冒流了很多很多的鼻涕。
你很难受,你想妈妈了,你需要妈妈的关心和帮助。
可妈妈当时只想让你自己拿纸巾,你没有找到纸巾,妈妈突然就生气了。
妈妈当时对你很凶,眼睛瞪你,还反复骂你。。。妈妈伤害了你。
妈妈今天反思了一整天,认识到妈妈犯了很大的错。
妈妈犯的第一个错,是在你需要关心的时候,没有关心你。
妈妈犯的第二个错,是逼着你自己找到纸巾,不肯帮助你。
妈妈犯的第三个错,是骂你。
妈妈骂你的话,妈妈自己都不想再回忆。
妈妈以后绝对不会再那样骂你!
妈妈现在非常后悔,怎么会这么对待我最爱的宝贝!
宝贝你能原谅妈妈吗?
不管你原不原谅,妈妈都想告诉你:
妈妈爱你!而且妈妈会一直努力学习,怎样正确地爱你!
妈妈现在还没有学得特别好,所以有时还会犯错。
但妈妈不会停止学习!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好好爱你!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妈妈不小心又犯错了,或是伤害到你,妈妈希望得到宝贝的帮助。希望宝贝可以及时告诉妈妈,提醒妈妈。
(这里可以加一些具体的方式,比如,你听取宝贝的建议,约定一个“情绪暂停词语”。)
妈妈爱你,妈妈永远爱你!
贝姬·肯尼迪博士在《看见孩子》一书中也提供了修复的关键步骤:
真诚道歉:真诚向孩子道歉,明确责任。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孩子的过错。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比如,“那时是妈妈太过生气,对不起,这不是你的错!”
分享反思:重述事件经过,分享自己的反思,帮助孩子理解事情的全貌,增进彼此的理解。
“是妈妈最近工作压力太大,容易情绪失控,才对你没耐心,这不是你的错。”
规划未来,提出改进方式:告诉孩子,如果能回到过去,你希望当初自己是怎么做的。如果将来遇到类似情形,你又打算怎么做。明确说出自己如何处理,让孩子对未来的互动有信心。
“下次妈妈的情绪小怪兽出现时,我会深呼吸,你也可以提醒我,好吗?”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幸运的孩子,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
做了十几年妈妈,我依旧做不到100%管住自己的情绪小怪兽,但每次跟孩子起冲突,冷静下来我都会把事件复盘,想出至少A/B两个方案,并提醒自己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如何处理会更好。
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提升自己。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造成累加性的关系创伤——这就不是一次小小的交流能修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