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老师:每当想起你,我心里就有一种无言的暖!

发布时间:2025-04-10 07:49  浏览量:7

文/孙伯华(图片和文章内容无关)

在我生命的旅途中,有一位恩师,他是我人生路上“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他就是隋老师。

隋老师,名叫隋连才,是我小学一到四年级的全科老师。说是全科,那时小学也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

隋老师从小念过私塾,又读过新式学堂。在六十年代的乡村学校中,他教学水准算是比较高的了。因是饱学之人,村里红白喜事他能到场,算是很有面子的;过新年时,能求到他写的一副春联,更是喜出望外了!

隋老师,高而瘦,平时不苟言笑。学生都很怕他。他讲课径捷,认真,从不磨叽。

学生在课堂上有听不懂的,他也只会在自习课上,耐着性子选要点再讲一次。他认为但凡稍有悟性的学生,便可一点即通。这让学生在课堂上,极为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课。

记得刚上一年级时,十个洋字码数字,练习多少遍都写不好,总把“3”写成“ω”。老师看了,便紧蹙着眉眼,说:

“手脑不一致怎么能会写?”

于是他便伸出手来,用力地握住我拿笔的手,告诉我说: “写‘3’脑袋里先想‘3’的模样,再照葫芦画瓢。”

然后便手把手地示范一遍。听了他的话,我试着按他教我的方法去写,很快就会写了。

学习入了门,便有了兴趣。到二年级时,在班里十几名同学中,成绩不断前移,有时还露露尖。

一次,父亲极高兴地对我说,隋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刚入学时,笨的把“3”写成“ω″,像个飞着的燕子。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还挺灵光,也肯钻,是块学习的料!”

隋老师是不肯轻易表扬谁的,哪怕是在背后。这让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三年级时,我出奇地喜欢上语文课。大概源于隋老师对课文的精釆分析。从他的解读中,让我第一次领会到文章的奥秘,一篇短文竟富有那么多的涵义,让人生发出那么多的联想。

尤其文中那些新鲜生动的人物故事,更深深吸引着我。由此便产生了兴趣,也萌动了为文的幻想!

以后老师布置的每次命题作文,都搜寻些蓝本,极尽模仿,草草成文。于是便有些得意。

四年级上半学期的一天,刚交作文不久,老师便把我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毫不客气地对我说:“你的作文虽下了点功夫,但还差远了!且不说中心不中心,语言也贫乏,若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多练!”

老师的指点,让我恍然大悟,第一次萌生了我课外阅读的欲望。那时家里没有可读的书,只好找来哥哥学过的语文课本反复阅读。

随着阅读量的增多,作文逐渐也有长进。每次交上去的作文,老师都仔细批阅,篇头部尾都用红色蘸水笔,密密麻麻写满批语,指出得失。好的句子下面,重重地划上波浪线,并标上惊叹号,其用意多是鼓励。这叫我很受益。

现在想来,这道道波浪线,似乎是老师为我铺就的路,让我沿着这条并不平坦的路努力前行!

隋老师的严厉远近出名。他对学生要求极严格,每节课讲完后,他都会当堂提问。答对的,报以点头微笑让座;答错的,启发后仍无省悟,便将他晾在那里继续站立反省。有时某个学生会一站就是大半个课时。

一些贪玩的学生不愿写家庭作业,放学后他就把这些学生留下来,当场督促他们写作业。并规定写不完不准回家。这些学生见没了玩耍的机会了,只好乖乖地安下心来写作业。

他常对学生说,对你们严厉,就是对你们的爱。宁愿你们现在背后骂我,也绝不让你们将来心里恨我!

他对学生因人施教,既有正面的严厉,也有逆向的激励:“你们这一筐木头就砍不出个 木塞子吗?”

他激愤起来,有时也会与某个学生当堂打赌发誓:“你若能学习好,我宁可把眼睛抠出来当灯泡踩,也可大头朝下走出万有村!”

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急切之心可见一斑。而我每次听老师讲这话时,心里便很得意。

我虽有幸没有挨过老师的“骂”,却品尝过老师皮鞋的滋味儿。

二年级时暑假刚过,一天中午放学后,吃过午饭,便与几个同学相约去北河洗澡。由于贪玩忘记了时间。等跑回学校时,教室已上课了。只好硬着头皮敲门, “进来!”

我们仨哆嗦地推开门,低着头迈过门槛,个个垂头丧气的,站在门旁的墙角边。老师瞥了一眼后,继续讲课。

因是复式班,老师先给二年级讲算术课后,留完作业,又给四年级讲语文课,我清晰的记得那天老师讲的是《半夜鸡叫》。我虽是受罚站在那里,却也听得津津有味。老师讲完布置作业了,我仍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中。

“过来!”

脑袋不由地激灵一下,思绪立马回到眼前。

“你们说说,干什么去啦?”

老师双手掐着腰,厉声问道。

“喔喔,到北河洗澡去了!”

“三番五次地跟你们说,不准去洗澡,你们为什么不听?淹死了谁负责?”

“喔喔,喔喔!”

“全班就你们仨胆大妄为,主意正,不怕死?”

老师越说越气愤,终于像一头牛似的,猛地冲上来,用力逐个抓住我们仨的背心,然后抬起脚上穿着的皮鞋,发疯似的逐个踢。边踢边狠狠地说:“我让你们不长记性!”

我们仨都穿着短裤,每个人的腿上顿时青一块紫一块。

那时还奉行“师道尊严”。学生受了老师的皮肉之苦,回家也不敢跟家长说,否则还须挨一顿打。老师的这次训罚,印记太深了,几十年过去了仍存心头!

隋老师只教了我一到四年级,这四年,该是我一生中所受到的,唯一的一次正规教育。而隋老师则是我的启蒙老师。他给予我人生最初的教诲和鼓励,虽然有些严苛,却为我奠定了人生的底色。

一九七二年底我高中毕业,被村里选为民办教师。一上班就被安排当六年级班主任。

那时隋老师接近退休年龄,上班不怎么教课了。他看到我也当上老师,极为高兴。他主动与我分享他从教多年的体会,热心地教我怎样写教案,怎样讲课,怎样管理班级,等等,对我帮助极大。这又是一次类似手把手的教诲!

一九七四年底,我去服兵役。临行那天,他用力拉紧我的手,两眼闪射出坚毅而又慈笃的目光,对我说,走出去闯闯也好 !

虽然在部队我几经挣扎,但始终没能泛出水花,在军营服役五年之后,还是回到了家乡。然后娶妻生子,在农村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有一次,我到乡里赶集卖玉米,不曾想遇到了隋老师,当时我觉得有些无地自容,原本想低下头装作没看见他的样子,可谁知他竟然先看到了我,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径直走到我面前。

我和他聊了我一会,劝我说:“人这一辈子,成功与否,也不能光靠金钱衡量,一家人相亲相爱,也是幸福!”

临别前,他从兜里掏出了一叠零钞给我,让我买件像样的衣服,我当即表示拒绝,我们俩推推攘攘着,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最后,无奈之下我只好收下了。

我知道隋老师的用意,手里握着那些钞票,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觉得一阵酸涩。

后来,人到中年的我到浙江那边打工,那么多年我在外谋食,因处境不甚理想,也没能给他写信联系。

后来,我几次回老家时,我终于迈出了一步,主动到隋老师家,请他到我家里一同喝酒,那时他已退休了。

再后来,我回老家时,我却听到了他去世的消息,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一个人围着村庄走了很多圈,怅然若失了很久很久。

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不知怎地,我还会时时记起他,每次想起他,心里就有一种无言的暖!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