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塘的草鞋
发布时间:2025-04-18 09:15 浏览量:9
1965年秋季,我读初三上学期。
学校每学期安排下乡劳动,那个学期我们去“转塘”。
转塘那个区域往南往西与富阳县、余杭县交界。转塘人大多是农民,那里有好几个人民公社,离杭州城不太远,所以,我们去转塘下乡劳动。
那年头阶级斗争教育已经在学校深入开展。我们到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劳动,首要任务是接受贫下中农忆苦思甜教育。每逢集中开会,我们便齐声合唱:天上布满星,月芽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
劳动十来天时间吧,我们听从大队干部安排,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男生女生都服服帖帖。
我们每个人交粮票钞票,生产大队派一位大妈烧大灶头,吃当地产的稻谷磨出来的糙米,菜也是当地出产,顿顿酱丁萝卜,要么青菜。
全班同学分散住各社员家,当然,成份必须是贫下中农。
分配我和一位姓卢的女生一起住。房东家进门一个小天井,堂前搭了一张床给我和卢同学睡。卢同学比较矮小,眼睛深度近视,她一向坐教室第一排。我么,身体差,人精瘦,把我俩安排在一起可能是照顾。我们的劳动主要是割稻子。
房东大嫂给我们床上铺厚厚的稻草,睡在上面感觉有弹性,不冷。棉被是我们从自己家里背过来的。
堂前不打电灯。可能因为停电。反正我不知道开关在哪里。不过,晚上不打电灯并非漆黑一团,月亮光洒进小天井,我能看清卢同学的脸。我俩在铺稻草的床上一人一头挨着睡觉。那时农村没有厕所,杭州城周边农村都是露天茅坑。这家人用粪桶,这跟杭州城里多数人家用马桶相差不多。才十几岁的我俩晚上都不起夜,所以,我和卢同学没觉得不便。
让我俩好奇的是,小天井靠边摆着一张长条木凳,上面有木契、麻绳。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一天收工我和卢同学回房东家。这时天还亮着,进了门就看见大嫂跨坐在长条凳子上两只手交替穿织稻草。
哦,原来长条凳子是用来打草鞋的。我和卢同学停住脚步看大嫂打草鞋。几天相处,我们与大嫂已经熟了。我一边看,一边问这问那。
大嫂耐心回答。我明白了。木契拉着的几根麻绳是经线,一根根稻草是纬线,稻草穿过经线,一个鞋底的宽度吧,再折过来穿过去,推紧,一只草鞋的底打出来了。
我跃跃欲试,大嫂便让位给我。手把手教我。我学着用稻草穿梭,看看简单,自己做起来就是松松垮垮。
大嫂笑了,把我穿织的稻草全拆了,说,不要紧。姑娘儿,你还小嘞,手没劲道。到时候我送你们一人一双。
我们走的时候,大嫂真的送给我和卢同学一人一双草鞋。她亲手给我和卢同学穿上草鞋,试试大小,再系紧麻绳。好,合脚!我和卢同学穿着草鞋,背着自家的棉被与大嫂告别。
老师让我们自己回家。
我和卢同学第一次穿草鞋,走了一段路,我感觉太扎脚了,卢同学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也忍不住叫起来:哎呦,脚痛煞了。
看看那些在田间地头干活的社员,个个都穿草鞋,我俩能不穿么?再说是贫下中农大嫂送的,穿草鞋走革命路,我俩能不穿么?
我俩脱离了班级群,落在了最后面。因为脚痛,一拐一拐地走。
终于,我俩受不了了,毕竟,我们在城市长大,从小穿袜子穿布鞋,哪里知道草鞋是扎肉磨皮的呀!天,细皮嫩肉的脚痛得实在吃不消!
看看四周围没有人,我俩坐在土路边的草地上,快速脱下草鞋换上自已的鞋袜。
草鞋怎么办?新的呢,大嫂说过,好卖钞票的,一角钱一双。
我俩把两双草鞋系在一起,挂在路旁边最显眼的灌木枝条上。走过的人看到肯定会捡了回去,不会扔的,不会浪费的。
从此,转塘的草鞋便沉淀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今天,单位搞活动,组织退休的我们一起去转塘街道外桐坞村游玩。
外桐坞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农村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
可以肯定,这个村不是当年我劳动的那个生产大队,因为这里以种植茶叶为主,没有水稻。
改革开放后,2007年10月,坐落在转塘的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建成,部分美院师生搬迁到新校区。为了方便教学和生活,有教师到外桐坞村租房子居住。此后,外桐坞村便抓住机遇依托美院,启动了三个艺术公社以及周边五家农户改建而成的艺术家工作室,总建筑面积有六千平方米吧,二十多位艺术家先后在这里开设了油画、国画、雕塑、陶瓷、摄影等工作室。可以肯定,落户外桐坞的艺术家会越来越多。
有意义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生前曾四次到外桐坞村视察、喝茶。外桐坞村深挖朱德元帅来外桐坞村的故事,将一座百年老宅打造成“朱德纪念室”。
更意味深长的是,居住在外桐坞村的仇姓人家,是明代大画家仇英的后人!
现在,外桐坞全村广种石榴树,发展石榴景观,努力打造“农家石榴村+历史文化村+艺术创意村”的一体化综合艺术文化村。
借助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如今的外桐坞村已经从根本上转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成了杭州市郊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我们在外桐坞村参观朱德纪念室,看村民书画展;走走逛逛,三三两两地在村里拍照,在老樟树下合影;大家在农家饭店吃饭;上公共厕所。我感觉这个旅游景点、度假胜地太有艺术魅力了,太棒了耶!
于是,六十年前那双转塘的草鞋浮出脑海,挥之不去。
山坡上、茶园里,绿油油茶树密密丛丛,茶农正忙着采茶呢。我看得出神,顽固地推测,当年转塘的茶农一定都是穿草鞋的!
从穿草鞋到穿皮鞋、住别墅、开小汽车,也就几十年时间吧。这日子过得太穿越、太梦幻了哈!我是见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