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国内大事!4月26日凌晨3点前,三分钟看精彩今日要闻

发布时间:2025-04-26 13:01  浏览量:11

今天是4月26号,星期六,农历三月二十九,今日要闻精彩如下:

1:4月25日电,24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银白色轻舟货运飞船模型首次亮相。它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重约5吨,上行运力超1.8吨,下行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可载多种货物。研究院与中科宇航开展船箭一体化论证,优化发射流程。它还有多种“硬核”特点,并引入商业航天理念,探索多元商业模式合作。2:4月25号,东风着陆场搞了最后一次全系统演练,就等航天员回家啦。当天上午10点左右,近百台搜救车辆分多路到待命点集合。下午2点半,5架直升机精准落在返回舱旁处理情况。2点45分,地面分队到现场,模拟开舱门、抬航天员出舱,动作又快又准。神十九50分钟左右返回,着陆场已万事俱备。3:4月25号在北京飞控中心,拍下了神舟二十号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全家福”呢!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后,神二十乘组进轨道舱。25号凌晨1点17分,神十九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二十入驻空间站,这是咱中国航天第6次“太空会师”,俩指令长3年后又聚“天宫”啦,随后他们拍了“全家福”报平安。接下来,俩乘组会在轨轮换,6人一起工作生活5天,完成各项任务。4:4月25号,长江航道局在三峡库区巴东县搞了国内内河航道头一回百米级混合气潜水搜救演练,可算圆满成功啦!这次演练模拟精密仪器沉入百米深水,长江航道局快速反应,潜水组用氦氧混合气潜水系统,完成水下定位、打捞等任务。它作业效率高,最大潜深100米,能覆盖三峡库区95%水域。以前传统空气潜水只能到60米,三峡库区蓄水后平均水深80米,还有好多超60米水深的湖泊水库,现有技术满足不了需求。这新系统能规避氮麻醉风险,把打捞能力提到100米,填了60到100米深水救援技术空白,对保障长江安全意义重大。5:4月25日消息来啦!2月15号金星以“长庚星”姿态亮到极致后,4月27号它又要以“启明星”姿态闪亮登场咯!到时候天气好,早起往东方天空瞅瞅,就能看到它咋“点亮”黎明啦。金星是夜空除日月外最亮的星,最亮时-4.9等,暗点也有-3.9等,白天有时都能瞧见。“启明星”“长庚星”都是它,出现位置和时间不同,“启明星”清晨在东方,“长庚星”傍晚在西方。天文学会会员杨婧说,金星约584天和地球“碰面”一次,期间会两次最亮,间隔还短,一次在东大距后,一次在西大距前。6:近日,中国科学院“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专项搞了个新技术试验,用DRO-A卫星的单角锥反射器和1.2m口径望远镜地面激光测距系统,成功在约35万公里外测距啦,这可是我国头一回在地月距离尺度上实现卫星激光测距呢!卫星反射器设计厉害,地面系统也给力,能精准捕获激光回波。这技术对地月、深空测距和时差测量都有用。这次试验由中科院好几个单位分工搞的。接下来,科研团队还要拉更多天文台一起观测,继续提升性能、优化设计,巩固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的技术优势。7:4月25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电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最大水电站——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机组正式进入水轮机安装阶段,为2025年底首批机组发电打基础。转轮是水轮发电机“心脏”,本次吊装的转轮重155.8吨。该电站是“十四五”重大工程,清洁电能将送往华中地区,推动能源转型。目前,其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大坝浇筑超200万方、高180米,总装机224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约102亿度,可减排大量二氧化碳。8: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得知,咱国家草原生态保护那是取得了超厉害的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哟!“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砸了1100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防治鼠虫害超1亿亩,鲜草总产量超5.5亿吨。三北地区22亿亩草原,通过一体化保护治理,生态质量越来越好,生态安全屏障也更稳啦,咱国家草原近40亿亩,可是世界第一呢!9:4月25号,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江苏无锡惠山区全民健身中心热热闹闹开场啦!各种机器人齐上阵,参加竞速、越野跑,还踢足球、打篮球,秀了一把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10:4月25日电,中国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消息,当天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互补项目首批风力发电机顺利并入110千伏升压站,实现并网发电,这是国内在建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此类项目。该项目地处青海海西州大柴旦锡铁山镇,海拔2760米至3130米,采用风光同场模式,总装机100万千瓦,含30万千瓦风电与70万千瓦光伏工程。11:4月25日电,记者从“中国白鹤之乡”吉林白城镇赉县了解到,4月下旬这儿到了候鸟迁徙高峰。多方监测显示,停在这儿的白鹤种群超4000只,创下新高。莫莫格湿地是东亚候鸟迁徙重要通道,也是白鹤东部种群必经地,每年春秋约60%全球白鹤会来这儿歇脚找食。12:4月25日电,长江航道局在三峡库区巴东县长渡河水域,搞了中国内河航道首次百米级混合气潜水搜救演练,取得重要技术突破。传统空气潜水作业深度仅60米内,三峡库区等深水区域需求难满足。此次演练模拟精密仪器沉入百米深水,潜水组用氦氧混合气系统完成打捞,作业效率高,最大潜深100米,可覆盖库区95%水域。长江万州水上应急救助基地主任称,该技术弥补了百米深水搜救短板,会成三峡库区应急救助体系重要部分。13:4月25日电,记者从大庆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仪器研究所了解到,该所自研的DQNB-178近钻头随钻测量仪器,在大107—平90致密油水平井完成840米水平段钻进。它采用新结构,可靠性高,一趟钻完钻且连续工作188小时。系统能精准测电阻率、成像,快速反馈调整轨迹,还升级了电子冗余技术,解码率达99%。钻进中28次动态调轨,8次微调就精准入层。它施工能力强,这次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在极薄储层和高风险工况下的技术成熟度,未来将为复杂油气藏开发提供强力支撑。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觉得有收获,别忘了点赞和评论哦。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转发和收藏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