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天花板!《春之祭》震撼来袭,每一帧都是封神级艺术!

发布时间:2025-05-23 09:56  浏览量:17

【中国商报焦阳报道】

我喜欢从土地里面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完成作品。守望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的幸运。这一次尽管是重新诠释世界经典,与西方艺术对话,但我更希望用东方美学去进行新的演绎,把我们民族的魂融入这个题材。——杨丽萍

NO.01

为什么你一定要看

这部舞剧

杨丽萍舞剧《春之祭》自上演以来,便以其精良的制作、深刻的主题和震撼的表演,在国内外收获了极高的赞誉,成为中国舞剧界的现象级作品。

颠覆传统的东方哲思

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舞剧《春之祭》在法国香榭丽舍剧院首演。这部舞剧呈现了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从一群少女中挑选一个牺牲者,她将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春之祭》因其原始、强烈的风格成为舞台经典。

然而杨丽萍版的《春之祭》通过东方哲学的棱镜去观察这部西方经典,利用东方古典美学特有的艺术手法对其重新思考。女性不再只是被动的献祭,而是主动的牺牲。要想获得美好丰盛的“春天”,必然要有灵魂的觉悟,必然要穿越幻象,必然要经历痛苦,而后,才能脱胎换骨,才能涅槃重生。

神堕红尘成人,人悟道成神,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度母”“狮子祭司”贯穿全剧,用生死轮回重新定义生命的壮美。

视觉暴击!叶锦添的东方“宇宙”

奥斯卡艺术指导叶锦添操刀舞美,打造了一个抽象又神秘的东方宇宙!巨型金钵、铺满舞台的六字真言祭坛,仿佛穿越千年佛国。荧光绿指甲如野草破土,象征欲望与生命的纠缠。狮子祭司的黑色长袍与狰狞面具,暗喻权力与伪神,反派感拉满。

听觉盛宴!何训田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现代舞开山之作,1913年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原曲,用阴郁的立陶宛民间曲调,描写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具有石破天惊的现代性。但是原作音乐时长相对过短,不足以满足杨丽萍舞剧《春之祭》的时间要求,因此杨丽萍请来作曲家何训田,为《春之祭》定制音乐。作曲家何训田将原曲融入东方民乐,长笛空灵、钟鼓磅礴,叠加野兽嘶鸣与诵经声,仿佛听见天地初开的混沌与觉醒。

舞蹈语汇炸裂!杨氏美学的极致

舞者化身敦煌壁画中的度母,极慢动作如神佛降临,瞬间定格帅到窒息。男女双人舞野性缠绵,赤裸展现欲望与挣扎,网友直呼“血脉贲张”。狮子暗喻权力、旧有的世界、不可侵犯的规则;女人是受难者、觉醒者、重生者;祭司象征着冷漠无情的压迫者;孔雀代表重生、未来和希望……杨丽萍版《春之祭》调用了如此多的美学符号,用以缝合神与人、中与西、繁与简之间的裂隙。她将东方式的转换融入其中,即从献祭到献身——人类由被神选择的祭品,变成主动牺牲的修行者。神与人之间的绝对统摄关系随之翻转。

NO.02

观众锐评

看完灵魂出窍!

“开场就被度母的冥想震撼到不敢呼吸东方神秘感直接封神!”“狮子祭司吞噬少女那一幕,鸡皮疙瘩掉一地黑暗美学绝了!”“音乐+舞美+哲学三重暴击,散场后还在回味庄周梦蝶的恍惚感…”

如果你是

·现代舞与实验艺术爱好者,能接受非线性叙事和抽象表达的观众。·民族文化艺术爱好者,喜欢东方神秘主义、民族仪式感的观众。·视觉艺术与舞台设计发烧友,注重舞美、灯光设计,追求沉浸式感官震撼的人群。·哲学与生命主题思考者,偏好艺术作品中深层隐喻,愿意思辨生死、自然等宏大命题的观众。·追求作品中隐含的心灵洗礼,压力释放和精神疗愈的观众。·杨丽萍个人风格追随者,熟悉杨老师作品,欣赏其独特艺术语言的粉丝。

那么它一定是一场对灵魂的筛选一次对艺术与生命的深刻探讨满足你的期待!

NO.03

演出

信息

【演出名称】杨丽萍作品舞剧《春之祭》【演出时间】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 19:00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 19:00【演出地点】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演出票价】 7 折 特 惠880/680/480/380/180/80(惠民票)元616/476/336/266/126/80(惠民票)元*80元票档不参与

黑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

师生购票专享 6.5折 优惠

参与方式

*80元票档不参与

温馨提示

本场演出16周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NO.04

观演大巴

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