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妈妈的病痊愈了,自己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妈妈的疼爱了

发布时间:2025-06-06 22:52  浏览量: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晨,阳光穿透云层,如轻纱般洒向大地,给整座城市带来了丝丝温暖。

南城精神病医学院门前,王建民和林自立几乎同时抵达。

王建民面带微笑,大步走向林自立,仿佛忘记以前自己对林自立的所作所为,两人还是亲生父子的关系,笑意盈盈地说道:“儿子,走吧,我们先去看医生!”

林自立无语地看了他一眼,心中充斥着愤怒与无奈。

他实在难以理解,此人怎会如此虚伪,如此擅长伪装自己的本来面目。

他难道不记得一年前,正是由于他的自私与无情,将他们母子赶出住处,妈妈的病情才会愈发严重。

而当外婆苦苦哀求时,王建民竟然狠心地将自己打成脑震荡。这些往事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再看着面前这张若无其事的脸,林自立的拳头不由自主地紧握起来。

林自立也深知现在不是自己可以冲动的。

他深吸一口气,竭力克制住内心的怒火,冷冰冰地回应道:“走吧,我们去见医生。”

说完后,林自立率先转身,朝着俞医生的办公室走去。

这是俞医生首次见到王建民,望着眼前的他,心中充满了鄙夷,原来就是这个人抛妻弃子。

“你就是王建民吧,林红玉的前夫,林自立的父亲。”俞医生一脸公事公办的神情。

王建民微微颔首,“是的,我是!”

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俞医生开始向王建民介绍林红玉的病情,“病人是去年这个时候转来我们医院的,她的主要症状是……”

就在俞医生向王建民介绍林红玉的病情、需要王建民配合治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时,林自立也乖巧地坐在一旁,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十多分钟过后,俞医生总算交代完了所有事项,林自立也终于明白了需要王建民配合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就是需要王建民多来陪陪林红玉,陪她聊天,将她从自己虚构的世界中拉回现实,让她正常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王建民需要做的,就是在陪她聊天的过程中,把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一点点地灌输给林红玉,帮助她回忆起这一切,或者说帮助她认清现实。

“俞医生,我妈妈这种情况,强行让她认清现实的一切,会不会起到反作用,加重她的病情呢?”林自立觉得这种做法风险太大。

当年妈妈就是因为无法接受现实,才精神失常的,现在这样做,岂不是又让妈妈伤心一次,会不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呢?

俞医生并未否认林自立的担忧,他坦言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但这也是一线希望。不管怎样,结果最多和现在一样,不会更糟了。”

林自立沉默了,他明白俞医生的意思,最坏的结果就是妈妈的病无法康复,妈妈仍保持现在的精神状况。

但万一好了呢?这个险不得不冒。

“放心吧,林自立,这次我会教给你爸爸一些方法和技巧,让你妈妈逐步接受这个事实。尽量避免刺激她,当然,适当的谎言也是不可避免的。”俞医生解释道。

一切都已谈妥,接下来就该付诸实践了。

“走吧,咱们今天先去尝试一下。”交代完一切后,俞医生站起身来,带着王建民和林自立朝着病区走去。

病房的门大大开着,林红玉正端坐在病床上,眼神空洞,怔怔地望着窗外。

王建民在俞医生的示意下,大步走上前,而俞医生和林自立留在了病房外面,并没有进去。

王建民走到林红玉身边,柔声说道:“红玉,我来探望你了。”

林红玉闻声转头,在瞧见王建民的刹那,脸上掠过一丝惊喜。

她马上就认出眼前的人,激动的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攥住王建民的双手,“建民,真的是你,你来看我了?你可算来了?呜呜呜……”

林红玉扑进了王建民的怀中。

林自立静静地伫立在门外,目睹着这一幕,心中犹如针扎般刺痛,面庞上流露出丝丝落寞。

俞医生立于一旁,将林自立的落寞尽收眼底,他对林自立说道:“自立,你出去休息会吧,这里有他在就可以了。”

林自立微微点头,快步走出母亲的病房。

走出病区大门时,他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他非常非常的难受,妈妈记得外公外婆,记得王建民,却唯独不记得自己,他觉得很委屈,心中闪过一丝对妈妈的怨恨。

很快,这丝怨恨又消失了,妈妈是病人,妈妈不认识自己,只是因为生病了而已。

只期望,妈妈的病在王建民的配合治疗下,妈妈能早日康复,认出自己来。

林自立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默默等待着他们。

一个小时后,俞医生和王建民走出了病区,来到林自立面前,林自立赶忙站起身来。

只见俞医生满脸笑容,冲他微微颔首,一旁的王建民更是神采飞扬地走在俞医生身侧。

“不必担心,效果不错。”俞医生笑着对林自立说道,“走吧,去我办公室详谈。”

在俞医生的办公室里,三人落座后,林自立方才知晓母亲的状况。

“这次的治疗效果表明,目前制定的治疗方案可行,但后续不可中断。趁患者如今信任你与我,我们需趁热打铁,将其往良好的方向引导。”

林自立焦急地询问:“我母亲状况究竟如何?”

俞医生微笑着回答:“离婚前的事,她全部记得,言语条理清晰,未见任何发病迹象。经我们适才引导,她也记得自己怀有身孕,生下一子,但是后续的事情却不记得了。”

言及此处,俞医生稍作停顿,轻抿一口水,继而说道:“虽然她不记得,在刚才提起的时候,并未焦躁不安,这是个好现象。”

既然俞医生说是好现象了,林自立也稍感宽慰。

“不过,你可否予以配合,每周来此两次,每次时间无需过长,半小时就可以了。就像今日这般,陪患者聊聊天,说点过去的事情。”俞医生望向王建民,询问道。

王建民未有丝毫迟疑,马上就同意了。

原来刚才与林红玉的一番聊天,他好像又重回青春岁月,往昔的自己何等意气风发。

林红玉眼神中的崇拜与依恋之情,恰似当年,这种情感,王建民从没有在毛婷婷那里得到过。

今日的他仿佛回到了过去,自己仍是那高考状元,没有后来的失败,更无职场的挫折。

所以,当俞医生问询时,王建民竟是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

见到王建民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俞医生如释重负。这单病例,极有可能成功。

“以后的治疗,你不必过来,像以前一样,定期来探望你母亲即可。”俞医生对林自立说道,“需要你出面时,我会通知你。”

林自立点头表示明白,每周来两三次,自己的确是难以做到。

“快期末考试了吧。”正事谈罢,俞医生微笑着问道。

“还有半个多月。”

“那好好复习,等考完了再来探望你母亲。”

“好,多谢俞医生。”

王建民与林自立一同离开了医院,站在医院大门前,林自立觉得天空湛蓝如洗,妈妈的病情终于有了希望,他觉得压在胸口的石头轻了。

“中午一起吃个饭吧。”王建民见林自立心情稍显愉悦,发出邀请。

林自立语气平淡地说道:“不用了,我回学校还有事。”

说完后,林自立径直朝公交车站走去。

虽说王建民答应了配合治疗母亲,可林自立无法当作以前的事没曾发生,与他如常相处。若能选择,他并不愿见到王建民,但为了妈妈的病,他只有忍耐,等妈妈彻底康复,自己也就无需再理会他了。

回到学校后,林自立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

这学期他因住院耽搁了一周的课程,又因参加运动会耽误了几日,所以林自立心中很有紧迫感,他知道自己能够免学费及其他费用的前提是成绩优异。

若成绩下滑,他肯定会心生愧疚。

由于林自立的紧张情绪,江国华和钟智勇二人也受到了影响,三人一同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期末前的认真复习之中。

在期末考试尚未到来之际,中考成绩率先出炉。

赵亮考取了六百一十五分,超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二十分,被立祥实验校录取已成定局。

林自立得知分数公布后,特意给舅妈打了电话,询问表弟的成绩,表弟考了六百一十二分,成绩也很不错。

“自立啊,振东要读哪所学校,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啊?”电话那头,孙凤兰的声音传来,不难听出,她对表弟的这个成绩,满意得很。

林自立稍作迟疑,旋即回答道:“您还是问问振东自己的想法吧,看他想读哪所高中?”

“不用问他,他就是个小屁孩,能懂什么呀。”孙凤兰始终将林振东视作孩子,从未想过要征询他的意见。

她似乎忘了,林自立也仅仅比林振东年长一岁而已。

“自立啊,你们学校怎么样啊?”孙凤兰的声音再度传来。

“还不错,比六中的老师教得好,不过其他班级的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

“跟南城一中相比呢?”

“呃……这个嘛,我不太了解南城一中。”林自立心生诧异,莫非舅妈想让表弟就读立祥实验校?她真舍得花这么多钱?

“我想让振东报考你们学校,你们兄弟俩在一块儿,彼此也有个照应,况且家里今年拆迁分到了钱,现在上学的学费不成问题,我和你舅舅如今每月也能赚钱,比以前开小卖部赚得多。”

孙凤兰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的打算,意思表达得十分明确,既然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自然希望给儿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可以啊。”如果表弟能够报考这所学校,林自立自是欣喜万分,以后也可一同回家,路途上也能有个伴儿。

“好啦,好啦,我不和你说了,有客人来吃面了。”孙凤兰见有生意上门,赶忙挂断了电话。

赵亮也打来电话,表示等林自立他们期末考试结束,他要请大家吃饭,以此来庆祝自己考上高中。

此外,还有一个缘由他并未说,上次杨依依请大家吃饭时,他未能到场,故而想要自行再宴请一次,以作弥补。

赵小军心中另有盘算,儿子这一年来的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这全部得益于林自立的悉心辅导,他期望林自立能够继续为赵亮补习。

如此一来,高中三年后,赵亮即便不能考上清华北大,但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想必是不成问题的。

赵小军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他认为是自家祖坟显灵,让他有幸捡到了林自立这样的宝,也是因为有了林自立给自己儿子的补习,赵亮才能考上重点高中。

赵小军也知道林自立需要钱,此次儿子的进步,使得他身边的好几位朋友都看到了希望,纷纷向他打听其中缘由,他向他们推荐了林自立。

相信经过一个暑假的补习,林自立的收入必定会比在工地上更为丰厚,而且也会更为轻松,无需那般辛苦劳累。

几家欢乐几家愁,与赵亮和林振东的欣喜不同,王浩骏此刻正在家中哭丧着脸。

原本他的成绩还算优异,但自从拥有了电脑后,他便再也无法专心学习,心心念念的唯有游戏,即便是在上课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也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游戏的画面。

正因如此,此次的中考,他仅仅考了五百三十四分,未能达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不过却考上了普通高中的录取线。

王家,王建民怒不可遏地冲着毛婷婷怒吼道:“说了别买电脑,别买电脑,现在好了吧!连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都没有到。”

毛婷婷自从上次离家后,一直没有回来,今日是特意回家询问儿子的中考成绩,可她万万没想到,刚踏进家门,就听到了王建民冲着自己发火。

她心中同样气恼不已,因为这几乎是王浩骏初中三年以来最差的成绩。

她也深感自责,认为是自己和王建民之间的矛盾,使得儿子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导致成绩下滑。

当然,她也并不否认,儿子玩游戏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事已至此,浩骏的成绩已成定局,你冲我吼叫又有何用?难道能把他的分数吼高几分吗?”

毛婷婷此刻并不想与王建民争执,当前的关键在于,需要为儿子落实学校,而且最好能找到一所好的重点高中。

“上次浩强找的那个关系,你再去问问,看能否帮忙把浩骏也弄进立祥实验校,关键是还要分到一个好班。”毛婷婷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和颜悦色地对王建民说道。

王建民看了他们一眼,心中虽有愤恨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应道:“我知道了。”

说完后,他拿起包,摔门而出。

期末考试结束后,江国华热情地邀请林自立暑假去自己家住,他知道林自立暑假要给赵亮补课,住在赵亮家,还不如住在自己这里,反正自己也是一个人住,他们俩一起还可以作伴。

林自立没有丝毫犹豫,爽快的答应了,江国华家里没有长辈在,自己也能自在不少。

林自立没想到的是,钟一鸣竟也找上了自己和钟智勇。“智勇,自立,你们暑假没事的话,来我们昌盛公司上班吧,提前接触一下公司的业务。”

其实钟一鸣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二人。

六月份安排的那次刻意碰面,钟一鸣成功地取信于银行赵经理。

贷款早已顺利到手,不仅如此,赵经理还表态,让他们公司以后缺资金,可以随便开口,只要符合规定,他绝对全力支持。

现在公司不缺钱了,所以昌盛公司的业务得以顺利开展,钟一鸣也想趁此机会培养下儿子和林自立。

不管效果如何,也算是让两人提前接触社会吧。

林自立二话不说,爽快地应承下来,他明白,这是钟叔看在钟智勇的份上,给自己的一个难得的机会,自己必须牢牢把握。

至于给学生补课一事,他也心中有数,毕竟正值暑假,不能天天补课。他打算周一至周五在昌盛公司做事,周六和周天则集中为学生们补课。

林自立打定主意后,便给赵叔打了通电话,说了自己的计划,他们几位大人经过一番商议,都赞同此办法。

他们也担忧对孩子逼得太紧,导致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如同去年的赵亮,被逼得离家出走,那就得不偿失了。

考试完到出成绩的这段时间,林自立既不用跟着钟叔学习,也不用开始补课,他们约定领完通知书再开始补课。

林自立得了空,就回了趟舅舅家,他都俩月没回来了。

家里就外公外婆和林振东在,舅舅舅妈都出去忙生意啦。

外公外婆在家也没闲着,正忙着收菜呢,都是附近村民把自家种的菜送家里来,外公负责瞅瞅菜好不好、称称重,外婆就管算账付钱。

家里堂屋里,摆满了收回来的菜,一筐筐码得整整齐齐。

“自立,你回来啦。”林外公一瞧见他,笑着打了个招呼,接着又费力地搬起手中的蔬菜筐,往堂屋角落里挪,放好。

林自立见了,赶忙跑过去,帮着外公搬筐子。

“不行不行,你别动,你的伤口可不能搬重物。”林外公急忙拦住林自立,上次伤那么重,好不容易才恢复,万一伤口裂开可咋办?

林自立只好停下,他也不知道搬东西伤口会不会裂开,都一个多月了,应该没啥事了吧,不过他也不敢冒险。

“表哥。”林振东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放假后他也在家里帮着外公外婆干活,刚才他上厕所去了。

林振东见到表哥,非常高兴的一个熊抱,把林自立抱起来转了个圈。

“快放下,快放下,他身上有伤呢。”看到林振东这小兔崽子的举动,林外公急了,抄起秤杆就要去敲他脑袋。

林振东嘿嘿一笑,连忙将林自立放下来。

“咦,表哥,你长高啦。”林振东把林自立放下后,才发现他跟自己差不多高了,以前他个子只有自己耳朵处这么高。

林外公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孙子和外孙,点了点头,“嗯,自立是长高了点,跟振东差不多高了。”

“来,让我瞧瞧你的伤口。”林振东边说边伸手去掀林自立的 T 恤,“上次你受伤,我都没去探望你。”

林振东心中满是愧疚,那时他在学校,并未回家,也无人告知他,等他知晓时,表哥已经出院了,最后只能在电话里关怀了一番。

“没事的,你那时临近中考,将心思放在考试上是正确的。”林自立笑着轻拍他的胳膊,掀起T恤,给他看肚子上的伤口。

“打算报考哪所学校呢?”

林振东脸上闪过一丝迟疑,昨晚吃饭的时候,他妈妈就提议他填报立祥实验校,从内心而言,他是乐意去的,可他又心疼学费,一年五千的学费,加上住宿费及其他费用,一年至少需要八千多。

家中虽因拆迁有了一笔收入,然而林振东自小的消费习惯,让他觉得一年五千多的学费,还有几千的学杂费是个天文数字。

“我妈妈让我报立祥实验校。”林振东说道。

“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我……,我……。”

“如果不考虑学费,你愿意去吗?”

“我肯定愿意啊。”

“那你犹豫这么多干嘛?”林自立笑着问道。

“呃……。”林振东语塞了,似乎确是这个道理,学费之事,自有父母为自己操心。

“努力学习,争取拿奖学金嘛。”林自立笑着说道,“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能拿到奖学金。只是金额有所不同罢了。”

林自立不了解南城一中和二中的教学情形,他仅是将六中与立祥实验校作比较。

在立祥实验校就读的这一年,暂且不谈教学质量,他能够感受到,私立学校的老师对学生更具耐心,态度更为良好。

也不是说六中的老师不好,他们对学生好像没有太多的耐心,上完课以后更多的时候直接就离开了教室。

“拿奖学金?我怕是没那本事。”林振东对自己缺乏信心。

“别着急,慢慢来。”林自立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

林外婆终于忙完了手头的活,送走最后一位来送菜的村民后,她面带微笑,看向林自立和林振东,亲切地问道:“中午想吃点啥?外婆给你们做。”

林自立对吃什么并不讲究,他将目光投向林振东。

林振东挠了挠头发,思索片刻后说道:“吃抄手吧。”

“行,那我去剁馅,你们谁去买抄手皮?”林外婆边说着,边朝厨房走去。

林自立和林振东都特别喜欢外婆亲手做的抄手,家里有猪肉,再从外面的地里掐一把鲜嫩的小葱,很快就能做好,并不麻烦。

“我去买抄手皮,表哥,你休息会儿。”林振东说完,便骑上家里的自行车,向市郊的菜市场疾驰而去。

林外公拖来一根板凳,与林自立并肩而坐,看着眼前的外孙,满脸笑容地问道:“你妈妈现在情况如何?”

林自立笑着回答道:“康复得挺好的,王建民每周都会过去,协助俞医生给妈妈治疗。”

林外公满意地点点头,“那小子还算有点良心,等你妈妈的病好了,你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林自立笑着连连点头,是啊,等妈妈的病痊愈了,自己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妈妈的疼爱了。

林广全与孙凤兰每天一大早出门了,中午也不回家吃饭。

林广全先是去给工地上的食堂送菜,送完菜后便赶到孙凤兰的摊位上帮忙。中午时分,正是用餐高峰期,他俩最为忙碌。

等到前来用餐的人散去后,他们才有时间为自己煮上一碗面条。

晚上同样如此,要等卖完晚饭,他们才会回家。

尽管朝阳村和金马村之间隔得不远,但他们到家也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满身疲惫的两人回家后见到林自立,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林外婆赶忙去为他们端来留好的晚饭,他们天天中午在摊位上吃面条,早已腻了,晚上通常都会回家吃饭,吃林外婆做的一些家常菜。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陪伴着林广全和孙凤兰。

林广全似有心事,吃饭时也显得胃口不佳,而孙凤兰则一切如常,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

“广全,你是不是感冒了?”林外婆关切地询问道。

孙凤兰瞄了林广全一眼,对林外婆说道:“妈,别管他,一点小事就沉不住气。”

林外公听到儿媳妇的话,不禁好奇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孙凤兰满仿佛没事人一般摆了摆手:“小事情而已,就是我们的摊位旁边,今天又多了一个摊子,跟我们一样,也是卖面条、米线这些的。”

“那你们的生意岂不是被抢了?”林外婆看着孙凤兰问道。

孙凤兰笑了笑:“大家都是做生意的,谁都有权利来做,抢就抢了呗。”

看着孙凤兰如此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模样,林外公和林外婆相顾无言。

好不容易做顺了的小摊子,生意恐怕是要受到影响了。

孙凤兰满不在乎地吃完饭,放下碗筷,见大家的表情,不禁笑了起来:“做生意不都这样嘛!啥赚钱,跟风的就都来了。你们忘了,当初咱在村里开小卖部,刚开始不也有人跟风嘛!”

对于他人跟风做小吃摊一事,孙凤兰觉得稀松平常,这小生意投入不大,技术含量也不高,今天才一个人跟风做,说不定以后跟风的人会更多呢。

说完后,孙凤兰看向林振东,问道:“振东,你的志愿填好了吗?”这一天天忙的,连儿子的大事都顾不上了。

林振东也拿定了主意,就填报立祥实验校,所以不再犹豫地回答道:“我明天去学校交志愿。”

“是打算填立祥实验校吧?”孙凤兰不放心的再次确认道。

林振东:“是的。”

“你们两兄弟在一个学校,我也放心,以后自立可以照顾着振东,振东学习上有啥不会的,也可以去问自立。”林外公说道。

他虽然心疼学费贵,但家里如今也不缺这个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孙凤兰也是这个意思,林自立成绩好,林振东找他补课,还能省不少补习费呢。

“你暑假还出去找工作吗?”孙凤兰看向林自立问道。

林自立点点头:“我已经找好了。”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林外公打断了:“自立,你不能再去工地上干活了,你的伤口还没好呢。找到的工作如果太辛苦,就别去了。”

其实今年家里的条件跟去年相比,好了许多,自立家拆迁分到的钱,加上外公给的十八万,林自立手里应该有一百多万了,林外公觉得他完全没必要再出去找工作赚钱了。

林自立知道外公是在关怀自己,嘴角微扬,说道:“外公,您放心吧,一点都不辛苦。我找到的工作是在钟智勇爸爸的公司做事,星期六和星期天我还是会继续给赵亮补课。”

林自立入股昌盛公司的事,他并未向任何人透露,因此大家听了他的话,都以为他是去公司打工。

孙凤兰听后,惊叹道:“乖乖,这么厉害,都能去公司做事了?”

说完,她又看向林振东,满脸嫌弃,“你看看你,啥都不会,跟个傻瓜似的。”

林振东正专心听着表哥说话,心中满是钦佩,不料妈妈又开始数落自己,他张了张嘴,本想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原本愉悦的心情瞬间变得低落。

林自立也不喜欢舅妈总是贬低表弟,以前他尽量不与他们谈论自己的事,以免舅妈拿自己和表弟作比较。

但大家毕竟是亲戚,也不可能事事都瞒着。

思索片刻,林自立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振东很幸福的,被舅舅舅妈宠爱着,我以前就很羡慕他,其实我也不想出去工作的。”

林自立的这句话虽是玩笑,却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林振东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但还是不喜欢妈妈动不动就贬低自己,忍不住想要争口气:“那我也出去找工作。”

他话音刚落,孙凤兰就朝他吼道:“找什么找,这么热的天,不怕热着啊,而且你才多大?又没出过远门,不行,我不放心。”

林振东被妈妈的话弄得哭笑不得,但也能听出妈妈话语中饱含的关爱之情。他瞥了林自立一眼,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似乎在说:“你瞧,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自己不去找工作时,她百般嫌弃;自己想去找工作了,她又换了种说法。做她的孩子,可真不容易。

林自立向他投去一个“忍住”的眼神,两人眉来眼去,最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孙凤兰吼完儿子,又满脸笑容地看向林自立,问道:“你去钟智勇爸爸的公司上班,他一个月给你开多少钱啊?”

林自立愣了一下,他压根就没想过会有工资这回事,毕竟自己啥都不会,主要是去学习的,钟叔也没提过要给工资。

他只好回答道:“舅妈,我去那边工作,主要是为了学习,实际上也帮不了公司什么忙,他给我工资我都不好意思要。”

“原来是这样啊。”孙凤兰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失望,她原本以为林自立本事很大,连公司都愿意请他做事,没想到还是去学习的,心里这才稍微平衡了一些。

夏天的夜晚十分漫长,忙碌了一整天的舅舅舅妈,吃过饭后洗完澡,便去在院坝里的凉椅上躺着乘凉。

林自立洗完碗后,也来到了院里。林外婆拿出一盘蚊香点燃后,也跟着他们坐在一起。

此刻的天空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着无数璀璨的星星。星星们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月亮则像一颗圆润的明珠,洒下温柔的银辉,照亮了整个大地。

在这样的天空下,林自立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微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一丝凉爽的感觉,让他心情愉悦。

这样的生活,真好……

“哎……,明天又得出摊咯。”孙凤兰斜躺在凉椅上,有气无力地说道。

“要是累了就休息一天吧。”林广全凝视着孙凤兰那满是倦容的面庞,好心劝她稍作休息。

自从开始摆摊以来,他们夫妻俩除非遭遇暴雨天气无法出摊,其余时间都是雷打不动地坚持摆摊,的确是非常辛苦。

别说孙凤兰一个女人受不了,林广全觉得自己都快受不了了。

孙凤兰瞥了林广全一眼,满脸嫌弃,“休息啥呀休息,休息一天得少赚多少钱呐,一天天的,净想些有的没的。”

话一说完,孙凤兰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她转头看向林自立,说道,“你出的这个主意可真好,可比开小卖部赚钱多了去了。”

林自立一脸无奈地看向舅妈,心中其实很是纠结,他也没想到,自己出的这个主意,赚钱是赚钱,但是让一家老少太辛苦了。

尤其是上午他见到外公外婆年事已高,却仍在家里收购蔬菜,每天要搬运那沉重的筐子时,更是觉得于心不忍。

现在见到舅舅舅妈他们,同样如此辛苦,虽说赚钱重要,但身体健康无疑更为关键。

林自立有些想劝舅妈应以家人身体健康为重。

还未等林自立开口,孙凤兰又接着说道,“你舅舅下个月就能拿到驾照了,等拿到驾照后,咱们就买辆货车,专门负责送菜。”

如今需要送菜的地方越来越多,他们家光靠一辆脚踩的三轮车,累不说,跑一趟还送不了多少菜。

不过这也多亏了钟老板当初的提议,他们在送菜时留下了名片,大家按照名片上的电话,主动找上门来的人可真不少。

“送菜这可是个长久的生意,要是干好了,那也是相当不错。以后等工厂建好后,我们还可以继续给厂里送菜,规模肯定比现在大。”

孙凤兰高兴的说道,现在家里赚钱的生意不止一处,所以今天她对于小吃摊的生意被抢走一部分反而不怎么在意了。

她觉得他们今年真是遇到贵人了,给出的建议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可别小瞧了一个小小的小吃摊,哪怕仅仅是卖面和卖米线,每天都能有两三百的进账,这可抵得上以前小卖部半个月的利润了。

虽然目前送菜赚到的钱并不多,但现阶段的关键在于打响名声,等名声传开后,他们便能专门从事蔬菜批发的生意了。

不仅蔬菜批发,孙凤兰和林广全还商量过,等形成规模后,他们会扩大批发的内容,包含所有食堂需要用到的物品,一律送货上门。

所以,心中有了计划,也有了目前每日不菲的收入,孙凤兰才有了底气送林振东去私立高中读书。

“要是以后批发还要扩大规模,堂屋里恐怕是堆不下了。”林外公忧心忡忡地说道。

现在,所有收回来的蔬菜都堆放在堂屋里,每天堂屋都乱得一塌糊涂,收拾起来也很麻烦,林外公既没精力也没体力去收拾。

“看样子得重新找个地方堆放了。”孙凤兰说道。

放在家里虽说省事,但交通着实不方便,以后量大了,全靠人力搬来搬去肯定不行。

“最好找个货车能开进去的地方。”林广全提议道。

“前面有个废弃的作坊,以前是村里的油坊,现在已经废弃了,可以租下来当仓库。”林外婆说道。

那个油坊离家不远,在院子里就能看见,距离最多也就两三百米,面积也挺大,大约有一千个平方。

最便捷的是,油坊就在省道边上,估计以前也是为了运输方便才建在那个位置的。

“我明天去问问,看能不能租下来。”林外公说道。

林自立听后,好奇地问道:“干嘛要租下来?直接买下来多好。”

林广全笑了笑,“你小子一天到晚净想些有的没的,还以为有拆迁这种好事呢。”

这一次,孙凤兰也不支持林自立了,她劝道:“我们买了这些房子,已经很不错了,不管有没有拆迁,这些房子的占地面积都不小的。”

剩下的话孙凤兰没说出口,她本来想说,做人别太贪心,这些房子如果拆迁了,也能拿到不少钱的。

林自立的想法跟他们肯定不同,谁会嫌钱多啊。

他后来在学校的时候,又阅读过几遍《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书中明确指出,土地是一种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

此外,这个位置距离南城并不遥远,周边正在建设工业园区,未来必定会蓬勃发展。

最为关键的是,书中提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将来货币会逐渐贬值。

林自立清晰地记得,外公曾经说过二十多年前,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仅有十几块钱,但如今呢?一个月竟然能够赚到几千块。

说不定在未来,收入将会达到几万块。钱若留在手中,就等同于坐等贬值。

“外公,明天我与您一同前往。”林自立不管舅舅舅妈的想法,他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机遇,正好可以借需要仓库的名义将其买下,这样村里的人也不会产生过多疑虑。

“呵呵,随你便吧,你这小子。”林广全眼见林自立如此执拗,知道难以管束,只得笑着回应。

不过,过年时他们家买的这些房屋,让林广全在村里倒是遭受了几次村民们的嘲笑。

众人都笑他太贪了,在尝到一次甜头后,竟然还奢望会有同样的机会。

这让他有时不禁气恼,明明可以好好地做个城里人,却偏偏要在村里收购蔬菜、摆设小吃摊,每天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

哪像朝阳村的其他村民,他们搬到城里后,如今一个个都住着楼房,四处悠闲地喝茶打牌,生活过得无比惬意。

上次偶遇他们,一个个都一副城里人打扮,只有自己,因为搬运蔬菜浑身脏兮兮的,一副农民的模样。

这一切都是因为林自立的提议,更是由于孙凤兰这个婆娘对金钱的热衷,以及对赚钱的热衷,林广全只觉得自己苦不堪言。

舅舅如何想的,林自立完全不知。

他在心里还惦记着外公他们太过辛苦,忍不住对舅妈开口道:“舅妈,你们每天这么忙,要不要考虑请人来帮忙呢?”

林自立的话音刚落,孙凤兰便笑了起来,“你这孩子,净说些胡话。我们又不是什么大老板,哪里有那个财力去请人啊?”

林自立没料到舅妈会是这样的想法,不禁帮她分析起来,“等你们以后的蔬菜批发的规模扩大了,难道还是只靠舅舅一个人去送货吗?”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先不说舅舅能不能送得过来,光是搬运这些蔬菜,恐怕他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而且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身体怕是也吃不消。

还有舅妈你这边,小吃摊那边舅舅忙起来肯定是顾不上的,你一个人能应付得过来吗?”

林自立的这番话,得到了林广全的极力认可,他实在是疲惫不堪,巴不得能有人来帮衬自己一把。

林自立的最后一句话,也触动了孙凤兰的内心,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林广全不到摊子上帮忙,自己根本就难以应付。

要么坚持独自支撑,但每天的收益肯定会大幅减少,一想到可能要面临收入的大幅下降,孙凤兰就觉得难以接受。

“请,是要请人,不过等忙起来再说,现在还能应付。”孙凤兰虽然被林自立说服了,但是她依然不想立刻请人,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舅妈,你可以先挑选好请的人,先请来试用一下,万一不合适呢,等忙起来再请就来不及了。”林自立不放弃地继续劝导,“现在请一个人,一个月五百左右的工钱就够了,说不定现在请了人,你的小吃摊能卖出更多的面,早就把请人的工钱赚回来了。”

这确实是实话,孙凤兰再一次被林自立的话打动了,她点了点头。

林自立笑了,他心里清楚,舅舅家的事,都是舅妈说了算,只要舅妈点头了,这件事就成了。

他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舅妈的小吃摊请人后,舅舅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回来帮外公他们了,外公外婆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而且,只要请人这件事开了头,以后舅妈对请人做事就会习以为常,到时候再劝说她请人帮外公他们,也就水到渠成了。

林自立如释重负,他的亲人不多,他希望自己的亲人都能健康平安。

次日,舅舅舅妈一如既往地出门忙碌着。

外公外婆还在忙着收菜,等他们收完菜以后,已经是中午了。

午饭是林自立做的,他心疼外公外婆太累,主动去厨房做了。

吃过午饭后,林外公领着林自立朝金马村的村委会走去。

炎炎烈日下,村委会里仅有村里的董会计一人。其他村干部都回家午休了。

当董会计得知他们的来意,连忙说道:“你们稍坐片刻,我这就去请李村长和何支书过来。”

说完,董会计快步踏出村委会,朝着李村长和何支书家的方向大步走去。

约莫一刻钟后,金马村的几位主要村干部都过来了。

何支书并未急于交谈,而是不紧不慢地为自己泡上一杯茶,悠然自得地咂上一口后,方才缓缓问道:“你们相中了那个油坊,买下打算做什么?”

林外公向林自立投去一瞥,林自立心领神会,主动答道:“我舅舅舅妈在村里收购蔬菜,老是把蔬菜堆在家里的堂屋里,地方太小,气味也难闻。所以想买个地方专门用来堆放蔬菜。”

李村长审视了林自立一眼,见他年纪轻轻,好像又不是林广全的儿子,他是谁?轮得到他来开口说这事?心中不禁生起疑惑,问道:“你是?”

林自立这才回过神来,刚来的时候自己对董会计有过自我介绍,看来董会计并未向他们介绍自己。

于是,他赶忙说道:“我叫林自立,林广全是我舅舅。”

“哦,原来你就是林自立啊,林广全的那个学霸外甥。”李村长恍然大悟。

林自立他们虽未曾谋面,但有所耳闻。

去年南城的中考状元,被立祥实验校以全额奖学金录取。虽说有个做大官的父亲,可惜这父亲却对他不管不顾。

何支书微微点头,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水后,接着说道:“那油坊的面积可不小啊,若是仅用来堆放蔬菜,会不会太有些浪费了?”

林外公嘴角含笑,回答道:“广全他们夫妇俩,以后是打算专门做蔬菜批发生意的,规模慢慢就会扩大的。”

何支书嘴角微撇,他对他们买来做何用途并不在意,是否浪费也只是随口一说,主要是想借此探探他们的购买意愿,以便自己开价。

现在听到林外公的话,何支书心中已然明了,看来他们的购买意愿还是很强烈。

林外公和林自立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何支书,静候他报出价格。

他也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道:“那油坊,虽然已经破旧,但地理位置很好,面积也大,所以我们村里打算将其出售的价格定为十五万。”

随着何支书的话音落下,李村长和董会计心中皆是一惊,不禁暗叹,不愧是支书,竟敢如此狮子大开口。

他们村此前曾商议过这油坊的售价,在去年以前,本打算以七万元出售。但是,因价格过高,始终未能卖掉。

去年由于隔壁的朝阳村拆迁,引发了一波涨价潮,他们金马村因与朝阳村相邻,房屋价格也从之前的四五千元,飙升至如今的八千至一万左右。

所以,油坊的价格,他们原本打算在十万到十二万之间出售,如今何支书报出十五万的价格,倒也在情理之中,正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听到价格后,林外公与林自立都是眉头紧蹙,这个价格着实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林自立原以为,依房屋价格来算,那个油坊至多七八万便可拿下,没想到何支书竟如此狮子大开口。

林外公无奈地摇摇头,心中暗自思忖,金马村的人分明是将他们视作冤大头,满脸失望地说道:“这价格实在太贵了,我们实在无力承受,算了,我们再另外找地方吧,打搅几位了。”

说完后,林外公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投向林自立,示意其随自己一同离去。林自立稍作迟疑,也随即起身。

他内心其实觉得,价格一事,本就需要双方协商,没必要因一言不合便全盘否定,这样一来,连商谈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一点,是他春节前跟随钟叔在外学到的经验。

只是此刻外公已明确表态,他也不好当众反驳,只有跟着外公的示意站起身来。

李村长见状,赶忙起身拦住他们二人,满脸堆笑地说道:“林叔,价格的事情,咱们还可商议。我们何支书也不过是先报个价,后头的话他尚未说完呢。”

林自立听闻,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有人从中斡旋,事情好办多了,他真担心外公就此不管不顾地离去,日后若想再谈,恐怕价格就更加不好谈了。

林外公被李村长拦下后,他的目光转向了林自立,林自立则面带微笑地劝说道:“外公,那咱们再听听何支书怎么讲,看看价格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林自立的话让林外公明白了外孙还是想买下那个油坊的决心,他犹豫了片刻,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多年来,金马村的何支书和李村长配合默契,向来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此刻,何支书负责谈价格,李村长则负责缓和气氛、打圆场。

待大家再次落座后,何支书面带笑容地对林外公说:“林叔,您先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呢。刚才说的十五万价格,是有它的道理的。”

林外公满脸疑惑地看向他:“什么道理?”

林自立也十分好奇,不就是一个废弃的油坊嘛,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说法?

何支书也不再卖关子,甚至连茶水都顾不上喝,直接说道:“既然你们想买油坊,那油坊的布局你们肯定都清楚,在油坊的外围,还有一圈土地,大概也有一千平方,这个价格是包含了那一圈土地的。”

林自立心中一动,一千平方,再加上油坊本身的一千平方,足足两千平方,十五万的价格确实不算贵。

林外公听完何支书的话,眉头紧皱,说道:“何支书,李村长,你们都清楚,我们买油坊是为了利用里面的空间堆放蔬菜,外面那一圈,别说一千平方,就是一万平方,对我们来说也毫无用处啊。”

何支书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万一,万一以后又碰上拆迁呢?你们不就又能发一笔财了?”

林外公被他的话逗笑了,“你信以后还会有拆迁吗?要是真有,你自己怎么不买下来。”

不仅是朝阳村,就连金马村也有许多村民对林家冷嘲热讽,觉得他们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居然买了三套住房,还妄想着继续靠拆迁发财,真当别人不知道呢。

林外公有些生气,在他看来,何支书的话分明也是在嘲笑自己。

何支书略显尴尬,“我倒是想买下来,可我们实在没钱啊。”

如今南城谁不知道,朝阳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上百万,他们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嫉妒。

林自立将目光投向何支书,言辞恳切地说道:“何叔,我外公是真心想买这个油坊,只是外面那圈地,买来确实用处不大。要是真得捆绑在一起出售,价格是不是能便宜点呢?”

林自立的这番话,金马村的众人并未放在心上,他们觉得,林自立不过是陪他外公走个过场,真正做决定的还是林外公。

但林外公心里跟明镜似的,林自立这是在暗示自己往下压价,而且外面那一圈地,他也想拿下。

于是,林外公假装思考片刻,点了点头,“我外孙说得不无道理,我们确实需要个地方存放蔬菜,我也不想跟你们多说了,要是真心想卖,总共十万,我就买了。”

稍作停顿后,林外公又补充道,“或者你们考虑一下,把外面那一圈收回去,我只要那个油坊,咱们再谈价格。”

何支书一个劲地摆手,“不行,不行,那绝对不行,那块地和油坊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卖。”

林自立微笑着提醒外公,“外公,既然何支书这么说,那咱们就谈谈价格吧。”

林外公看了他一眼,林自立冲他点了点头。

“那就十万块,你们看行不行?”林外公的态度异常坚决。

何支书再次端起茶杯,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这肯定不行。这块两千个平方的土地,要是拆迁,你们可就赚大了。”

林外公毫不示弱地回怼道:“那干脆你们留着等拆迁好了,还卖什么卖?”

何支书面露难色地笑了笑,说道:“我们村上不是缺钱嘛,不然肯定留着等以后拆迁啊。”

其实他们村里空余的土地多的是,这个油坊属于村委财产,就算真的拆迁,也不差这一块地了。

“何叔,那您觉得多少钱合适呢?”林自立赶紧打断了何支书和外公的对话,照他们这样吵下去,永远也谈不到重点。

李村长也笑着插话道:“林叔,您只给十万块,就想买这么大一块面积的土地,要是被村民们知道了,他们肯定会骂死我们的。”

何支书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我们也是为了村民谋福利,您可不能让我们难做啊。”

林外公有些不耐烦了,直接问道:“那你们最低多少钱卖,给个准话,合适我就买,不合适就算了,大不了我们换个地方放蔬菜。”

林外公的这番表现,看上去真像是觉得价格太高,一言不合就要放弃的样子。

何支书、李村长和董会计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何支书开口说道:“十三万,十三万是最低的了。”

这个价格还算合理,林自立决定买下来。

林外公摆了摆手,道:“太贵了,我就放些蔬菜,当个仓库罢了,这价格我卖十年蔬菜都赚不回来。”

何支书故作为难地皱起眉头,将目光投向了李村长。

李村长哈哈一笑,赶忙出来打圆场:“林叔,何支书,我来说个价格,你们俩都各让一步,就十二万,你们觉得如何?”

林外公依旧摇头,林自立不禁有些着急,生怕外公固执己见,把这油坊给推掉了。

他连忙开口:“李叔,既然是往中间走,那就十一万五千元吧,我去劝劝我外公,毕竟大家都是真心想做这笔买卖的。”

李村长听到林自立的话,连连点头,笑道:“对对,劝劝你外公,我也去劝劝何支书,就十一万五千元,大家都让一步。”

说罢,李村长便拉着何支书,与董会计一同离开了村委会的屋子,将空间留给了林自立和他外公。

林外公果真如林自立所担心的那样,他觉得价格实在太贵,这些人分明是把他们当成了冤大头,心中憋着一股气,不想买了。

待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时,林外公一脸认真地问道:“你真的决定了?”

林自立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斩钉截铁地说:“决定了,外公,你相信我。”

林外公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己毕竟是老了,即便不信又能如何?

外孙的几次决定,就目前来看都没有错。罢了,就随他去吧。

在李村长与林自立的相互劝解下,何支书和林外公只得佯装同意了这个价格。

当日下午,双方就拟定了买卖协议并进行转账。

直到签订协议的那一刻,金马村的村干部们才知道,这油坊竟是林自立购买,与他的舅舅和外公毫无关系。

不过,究竟是谁买下,他们并不在意,他们只晓得将这座闲置多年的油坊以高价出售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林自立便与村委会的人员一同前往银行完成转账,接着签订买卖协议,办理宅基地产权证等事宜。

当林自立拿到加盖村委公章的产权证时,心中才踏实下来。

毕竟,这可是一块足有两千个平方的土地啊!即便不等待拆迁,以后无论用于何种用途,都堪称上佳之地。

只不过,当下时机尚未成熟罢了。再等个几年,等这一带的工业园区建成之后,他们定然会为今日售出油坊的决定而懊悔不已。

事情办妥后,何支书等人将林外公和林自立送至村口。

当林自立即将离开时,何支书面带笑容,对他说道:“林自立啊,还要不要买房子呀?我们村头靠近山那边还有几间房子。”

其语气中满是讥讽与嘲笑,林自立自然听得出来。

他微微一笑,回应道:“何叔,以后我有需求的话,我定会来找何叔。”

说完后,林自立便与林外公一同离开了村委会。

一路上,林外公始终沉默不语,闷闷不乐。

他们将林家视作傻子一般,漫天要价也就罢了,居然还加以嘲笑。

而林自立也着实是个小傻瓜,别人说多少价钱,他就付多少,也难怪会遭人耻笑。

林自立不知该如何宽慰外公,有些事,言语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等日后他们亲眼目睹结果,才能理解自己吧。

只是这结果,恐怕需要漫长的等待了。

林自立的银行卡在支付了十一万五千元后,只剩下六万多元。

不过他并不慌了,随着母亲病情的逐步好转,等她完全康复出院,自己就没有那么大压力了。

金马村的村委会内,何支书等村干部们正开怀大笑。

“真没想到,林家竟让林自立这小娃娃自行做主。”这是何支书的声音,十多万的钱款,购置了一块闲置的土地。

“他怕是还幻想着,朝阳村的好事能再度降临到他头上呢。”李村长笑着应道。

董会计颔首表示赞同,“他兴许就是赌一把,赌赢了这辈子便无需忧愁了。”

“哈哈,他也不想想,有这十几万,如今去南城随便一家商场购置一个商铺,一年的租金岂不比买这个强?”何支书端起茶杯,面露鄙夷之色。

若论投资,自然是投资城里的商铺和住宅,谁会跑到农村来买,现今南城的旧房的房价,不过几百元一平方,十几万,能买好几套了。

“没错,所以说许多读书好的人,并不擅长投资,书都读傻了。”

“他那个父亲,好像叫王建民吧,听闻是国土局的局长,去年拆迁前也曾回朝阳村购置了好几套房子。此次林自立购买油坊,莫非是又得到了什么消息?”

“放心吧,不会的,王建民根本不认他这个儿子,即便真有消息,也是王建民自己出手购买。”

“哦,那我就放心了。”

晚上,林广全和孙凤兰回家后,得知林自立花了十多万买下油坊,两人都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也没多说啥。

倒是孙凤兰,心中的想法又发生了改变,林自立这是咋想的呢?他就这么肯定现在买地买房划得来?

自家一百多万在银行里躺着,也没个好去处,孙凤兰心里也有点急,自家人的想法难道不对?林广全呢,压根没想过这些,他就想着昨晚说的请人干活的事儿,要是再不请人来,他感觉自己都要累趴下了。

“你急啥呀,招人我都放出风声了,哪能说招就招到的。”饭桌上,林广全又一次提起赶紧招人的事,孙凤兰一下子就火了,对着林广全就吼了起来。

从昨晚决定招人开始,林广全白天都提了至少五次了,哪有这么快就招到人的,之前没招人不也干下来了。

孙凤兰最看不惯林广全那副怕吃苦的样子,都四十岁的人了,还不如自己外甥能吃苦。

也怪林外公林外婆就这么一个儿子,从小给宠大的。

孙凤兰觉得自己不是嫁了个老公,是给自己找了个儿子。

被孙凤兰这么一吼,林广全有点不好意思,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饭,想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

这婆娘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在小辈和父母面前,想吼就吼,想骂就骂。

算了,好男不跟女斗。

林广全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不然还能咋滴,反正自己也吵不过她,打也不敢动手。

油坊直接交由舅妈他们使用,林自立目前暂时用不上。

“自立,我们给你算租金。”孙凤兰心想,十多万存银行吃利息都不错,如今林自立买了油坊,自己至少得按银行租金给他利息。

林自立笑着连连摆手,“舅妈,不用给租金的。”

“那可不行,绝对不行。”

林自立有些着急,为何不行呢?

“那我在家吃饭没给饭钱,住家里也没给住宿费,咱们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计较呢?”

林自立的话得到了林外公和林外婆的一致赞同,“对对对,凤兰,不用给租金了,咱们直接用就行。”

孙凤兰见他们都如此表态,也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