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非遗老花鼓亮相 “村BA”

发布时间:2025-06-10 20:47  浏览量:11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把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定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晋城市上演了一场“新潮”的传统文化展示。

6月7日傍晚,沁水县“村BA”在星梦童年文旅康养小镇盛大开幕。来自全县12个乡镇的14支篮球队身着特色队服整齐列队,看台上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篮球赛的哨声尚未吹响,一群身着彩衣的表演者便登上球场中央。鼓点响起,口噙小鼓的舞者双手持槌上下翻飞,独特的舞步让全场观众屏息凝视——这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土沃老花鼓的惊艳亮相。

非遗传承,生生不息

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土沃老花鼓曾面临传承危机。而今,它的传承得益于文化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使这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祁学德作为土沃老花鼓传承人,肩负起传承重任,将这一艺术的历史渊源、动作队形、服饰道具等内容系统的传授给当地青少年

近年来,土沃老花鼓频繁亮相于各类节庆活动。每年元宵节,村民们都会舞起花鼓,走街串巷,为山村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这种定期的展示活动,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并爱上这门传统艺术。在此次的开场表演中,我们就能看到很多孩子的身影,这正是土沃老花鼓代代传承的具象化体现。

非遗瑰宝 百年传承

土沃老花鼓山西省沁水县土沃村流传三百六十余年的传统舞蹈:

集击鼓、歌唱、舞蹈为一体,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由20到50人组成,角色分工极为精细;它不用唢呐、二胡等管弦乐器,而以大锣、大镲、小锣、小镲为主,腰鼓、口噙鼓点缀其中,音乐特色极其鲜明

它的服装和化妆基本模仿戏曲的生、末、净、旦、丑各行当,这些色彩斑斓的服饰与独特的化妆艺术共同构成了土沃老花鼓的视觉盛宴;土沃老花鼓也于2011年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BA”开场的哨声响起,口噙鼓环的舞者闪亮登场,在篮球与鼓点的交响中,一个文旅融合的非遗传承故事正在晋城大地上续写新的篇章。

编辑:李舒婷

初审:李鹏飞

复审:郝星洁

终审:王国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