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在头,大旱大热;夏至在尾,雨多穿袄”,今年的夏至在哪?

发布时间:2025-06-11 15:44  浏览量:9

“夏至在头,大旱大热;夏至在尾,雨多穿袄”,今年的夏至在哪?

不知不觉就已经进入到芒种时节了,今年老祖宗预兆的梅雨季节来的很准时,也正因如此,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进入到梅雨延绵不断的时候了。

说实话,梅雨没有到之前,农民又怕出现干旱的天气,于是整天想着办法给地里面的农作物浇水,不仅辛苦,而且还要花不少的开支。而如今,梅雨季节的雨水来了,农民又开始担心雨水过剩,又开始想着各种办法将地里面多余的积水排放出去,真的应了那句:下雨发愁,不下雨也发愁!

不下雨,担心农作物被旱死,下雨又担心农作物被涝死,真的是做人难,做农民更难。

眼看着芒种时节已经到了第六天了,已经过去1/3的时间了。

咱们一整年下来,总共分为24个节气,按顺序分布在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六个节气。

春季里面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而夏季里面则分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每一个节气又被分为15天,而今天已经是6月11日了,按照每个节气15天来计算的话。再有9天的时间,芒种节气就接近尾声,而即将迎来的就是咱们的夏至节气了。

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通常是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当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

夏至以后,气温会越来越高,雷雨天气也会逐渐增多,民间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

而每一个季节里面,又对应着六个节气,每一个季节里面六个节气,一整年下来就是24个节气,而在24节气中有八个节气是关键节气,其中夏至就是其中关键节气之一。

夏至的到来,意味盛夏即将开始,而夏至过后,就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此时高温高湿天气达到顶峰。

那么,民间关于夏至的农谚也有许多:其中就有“夏至在头,大汗大热”。

其实这一句农谚,我们从字面意思去理解非常的好理解。

一般下肢交接都是在咱们的公历6月份,按照农历来算的话,是在农历的5月份,而每个月份又分为上旬和下旬,也就是5月份的前15天,分为5月的上旬。后15天,为5月的下旬。

而这里面“头”字代表农历5月的上旬,如果夏至节气出现在农历5月上旬的话,民间认为这预示着当年夏季的高温天气会来的更早,持续的时间也特别的长。

那么很可能会出现特别干旱、燥热的天气,降雨量也会大大减少!像这样的天气,不管是对于我们的农作物,还是咱们的生活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夏至在尾,雨多穿袄

这一句农谚,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有刚才的认知做基础,咱们这一句话理解起来就非常的容易了。

他的意思是咱们下肢交接的时间,如果是在5月下旬的话,那么说明这一个夏至将会出现大量降水的情况,也就是说雨水会很多天气可能比较偏冷,在南方还好,比较凉爽,在北方的话可能会出现降温,甚至要穿厚衣服过度。

由此可见,咱们的夏至交节时间不同,那么对于后期很长一段时间的天气影响是非常大的。

就像咱们之前的梅雨季节,推断的就比较准确了,确确实实是经常出现降雨,而且温度也非常的低,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已经进入了夏天,但是总感觉这个气温没有以前那么热,甚至是在北方,还会觉得有一点凉爽的原因了。

那么,今年的夏至到底是在哪一个时间段呢?

今年2025年夏至的具体时间为,6月21日当天是星期六,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正好是在5月的下旬。

那么,按照以上两句农谚,我们就可以推断,今年的夏至可能会出现降雨量增多,气温偏低的情况,所以说大家可以早做打算,早做准备。

当然,以上这些说法都是咱们古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一些实践总结出来的,不像我们现在有各种天气预报,能非常科学准确的判断近期的天气情况。

所以说咱们古人的这些智慧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咱们用来做个借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