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岁月109:色谱柱柳暗花明,大小论文一马平川,顺利完成答辩

发布时间:2024-10-04 15:00  浏览量:1

读者朋友中,不少孩子在读研、读博 ,或者准备读研、读博;出于关心孩子成长的角度,有时私下问我,师生关系该如何相处?如何防止导师给孩子穿小鞋,如何才能让孩子顺利毕业?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其实有些家长是过虑了,绝大部分导师都是很好的,兢兢业业,对学生真心好,希望学生能快速成长,尽快独当一面。

导师把孩子培养成能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这种成就感,是很令人满足的,看到学生独立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那心中的喜悦,是不亚于自己出成果的。

我认识不少朋友,在不同大学里担任博导、硕导,他们都很不错,操心孩子的学习、科研、生活,真的比对自己孩子还有耐心。

导师和学生,如君臣父子的关系,导师关心学生,学生尊重老师,这样才能教学相长,彼此信任,共同进步。

换位思考一下,家长不易,学生不易,导师也不易,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在校时互相成全,离校时互相牵挂,成为一生的朋友。

毕竟,人生最宝贵的3年在一起度过,不是么?我想起了当年我硕士期间的一些往事,至今还是挺感谢导师赵老师的。

1.装填色谱柱

赵老师是一个看似严厉苛责、脾气火爆,实则很宽容、护犊子的老师,他懂得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对待天才学生如老汉,他安排去做数值模拟,编化工软件;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师兄羽哥,他掏2万块钱,让自己摸索搭建非标装置;

对于细心谨慎、听话保守,能坐得住板凳的岳哥,他让掌管几个实验室高等设备;

对待想跨专业考博的罗师兄,默默给予支持;

对于参加工作多年,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老张,他以朋友相交,主动给老张递烟 ,一切商量着来........

对于我这么一个专业基础差一些、动手能力欠缺,计算机编程不行,文字能力尚可的学生,他安排我的学位论文以试验为主,以工作量取胜,而试验装置是在罗师兄的基础上改进的,也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

硕士研究生的试验时间一般为期1-1.5年,穿插着整理数据、写小论文、阶段总结,最后留3-5个月写毕业论文。

我的试验内容一开始做得不顺,不仅分析结果重复性差、而且几个样品的吸收峰也区别不开,很多数据不能用,只能倒回头重新做,浪费了不少时间。

赵老师陪我一起找到了主要原因——可能是分析样品的色谱柱装填的不行,需要重新建立分析手段。

装填色谱柱是个慢工细活,急不得;为此,我咨询了色谱专家齐老师,但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搞定,让我干脆买一只标准化的色谱柱算了,但时间太紧,需要国外代购,会影响我的论文进度。

那段时间,我坐立行走,都是考虑色谱柱的问题,一个一个的试,费劲的装填好后,屡试屡败。

好在有心人、天不负,上天垂怜我,竟然在无意中破解这个难题了。

那一天,我晚上有事,当天浸渍、当天装填来不及了,只能第二天来实验室,把隔夜浸渍的载体装填在色谱柱中,几种标气导流后,竟然成功了。

原来,之前屡屡失败的原因,竟然是载体浸渍的时间不够,需要24小时以上,时间太短了,吸收峰区隔不明显;原因找到后,告诉赵老师,他也很开心,喜笑颜开,比我还高兴。

色谱柱的问题解决后,剩下的问题就一马平川了,让我精神更加振奋,试验做的越来越顺。

2.12篇小论文

研三开学不久,大批实验数据就出来了,我整理了一些数据,给赵老师汇报了一下,他先让我写一篇论文试试。

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当时很惶惑的。

赵老师让我找一些专业期刊的类似论文,先模仿一下,时间不限,不要着急,“照葫芦画瓢”,不要把写论文看的那么难。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我借到了专业期刊,通读、精读里面的专业期刊,分析里面论文的框架、结构、论点、论据后,发现写论文也不是那么难。

多年以来,我的文字功底和归纳能力得到了发挥,没想到一篇粗稿写完,换个角度,又完成了一篇.......

当时我的科研热情,因为色谱柱装填的突破,被极大激发起来了,而整理的论文就是刚刚结束的试验,所以写作的热情很高,在一个月内整理出了7篇论文。

第二天,他到机房找到我,冲我竖起了大拇指,说只有2篇需要稍微改改,其他的可以直接投递相关的专业期刊。

后面,他又给我提了几条专业方向的建议,我一鼓作气,又完成了5篇小论文。

小论文写完,大论文的框架、内容、创新点也有了,硕士论文写的也比较省心,堪称一蹴而就。

其他师兄弟的硕士论文,撰写的也比较顺利,论文答辩过程十分圆满。

论文答辩后,师徒合影留念,大课题组四桌人,聚餐庆祝,其乐融融........

(我后来才知道,因为2个月内完成的12篇核心期刊论文,赵老师对我的印象是:草根能写,萝卜白菜一篇、白菜萝卜一篇,胡萝卜和小白菜又是一篇,而且看起来,能有点创新性;因为我发表论文较多,赵老师把的硕士学位论文推荐为2005年的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师生情

赵老师曾说过,他带过的20多年研究生,我们前后几届,是课题组最团结、最有凝聚力、最爱朝气的学生。

他当时也是年富力强,精神十足,指导我们做科研、写软件、做实验、下工厂,一帮人嘻嘻哈哈、喊着号子朝前走,虽然累了一些,回头再看,却是美好的回忆。

我们那几届,多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如今弟子们分布世界各地、各种行业、科研院所、公司、体制内,不一而足。

有的从化工转至石化贸易,进而做证券分析师了;有的研究燃料电池,转而被挖成为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高管了;有的国企做得出色,跳槽出来创业了,很快成为小而精、前景广阔的环保公司的副总了;有的进了拜耳,有的做起了活性炭,有的出国不回来了,有的在苏北高校倒也怡然自得;有的身在国企私活干得如火如荼,当然,也有两个不在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赵老师当年对我们确实不错,别人都说他特别严厉,他的工程数学、神经网络,卡的人很多,人人见他,汗流浃背;但对我们这些弟子,他是很护短的,处处呵护我们,与外界对他的认识判若两人。

当然,护短不是纵容,他有自己言传身教、春风化雨的办法,让我们有教无类、都能触类旁通、自觉努力,无需挥鞭自奋蹄。

今年,我已经47岁了,离知天命还有3年,再有13年,我也要像赵老师一样,退休了。

岁月如歌如水,真的是一去不返了,对赵老师的感谢,一直存在心中。

(待续)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