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共舞 IASLC-CSCO-CAALC联合专场探讨全球肺癌预防和循证医学

发布时间:2024-09-09 23:38  浏览量:30


全球最大的肺癌组织——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CAALC)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再次齐聚一堂,举行联合会议。会议于9月7日星期六08:00-12:00举行,主要探讨肺癌预防管理的循证医学在全球的发展和未来前景。IASLC候任主席、上海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IASLC首席执行官Karen Kelly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周彩存教授在IASLC媒体采访中表示:“这是中国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与欧美同道交流思想的绝佳机会。我们都知道,医疗系统和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该专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关于肺癌领域的研究成果,肿瘤反应率、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等数据相比化疗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18%~32%,与化疗相比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期待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取得进展,希望看到更多肺癌患者被治愈。”

白春学教授在IASLC媒体采访中指出,与亚洲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肺癌在性别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几乎所有男性肺癌都与吸烟有关,而90%的女性肺癌病例发生在从未吸烟的患者身上。环境污染、工作场所和家庭污染等因素也是导致发病差异的因素,但这类研究数据很少。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消费国,CAALC等组织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吸烟率下降幅度很小。尽管中国消费了全球约40%的香烟产量,并且一级预防对吸烟率影响不大,但肺癌死亡率从2021年开始急剧下降。

“我们认为二级预防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白春学教授说。“CAALC和其他协会的一些证据表明,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很重要。我们知道中国2020-2021年CT检查数量有所增加,可能检测到了更多早期肿瘤,但这些CT检查是因为防范COVID-19,而不是为了检测肺癌。”

白春学教授说,由于早年吸烟现象普遍存在,中国指南要求从40岁开始进行低剂量CT筛查。由此产生的大量筛查人群,也激发了业内同道对人工智能(AI)应用于肺部评估的兴趣,但缺乏足够的训练数据集是AI应用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的大部分AI数据来自欧美患者人群,与中国患者人群相比,欧美人群的结核病患病率极低。

“我们需要以中国患者人群为基础的训练数据集,”白春学教授说。“美国和欧洲的数据集对中国患者来说不是很有用,因为中国人群患结核病的概率要高得多,而且机器学习的误诊太常见了。将液体活检结果与低剂量CT筛查结合有巨大的前景,生物标志物研究持续显示出积极的结果。”白春学教授在中国专场分享了《中国肺癌预防和生物标志物指导的治疗进展: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求》。

Karen Kelly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道:“本次会议将展示中国医生抗击肺癌和其他胸部肿瘤的成果。中国的肺癌学术组织与IASLC在WCLC开展联合专场已有很长的历史,这是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期待在以后的WCLC会议中继续通力合作,我们会有光明的未来。”

吴一龙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提到这是由IASLC、CSCO和CAALC联合举办的中国专场会议,在IASLC的50周年的重要时刻举办这一专场非常令人自豪和兴奋。本次会议将展示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肺癌预防等领域的最新发现,希望大家能够享受此次学术之旅。

本届IASLC-CSCO-CAALC联合专场的主题为“预防和循证医学:全球肺癌的过去和未来”。中国专场的内容设置独具匠心,体现中西方思维的碰撞,邀请了西方学者和中国讲者分别从欧美视角和中国视角出发探讨肺癌防治、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并介绍中国研究者在这些领域获得的最新研究数据,包括多项口头报告、十多项壁报展示以及多次专家讨论。

WCLC中国专场的参会者不仅是中国学者、华裔学者,很多外国学者,甚至国际顶级专家也会出席。本届会议也受到全球医生的热情关注,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气氛热烈,互动和交流频繁。中国专场不仅让全球的研究者了解中国肺癌的发病现状、防治策略和国内学者的研究工作,也有助于增加学术合作的机会,促进我国肺癌领域的原创研究、原创药物跨出国门、走上国际舞台。

WCLC中国专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