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我为祖国找铀
发布时间:2024-11-04 05:10 浏览量:12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沸腾。鲜为人知的是,我国首颗爆炸成功的原子弹所使用的铀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广东。60年过去,曾为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贡献的广东地质队员们,回顾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再忆峥嵘岁月。
我曾有过24年一线找铀经历。当时,先做航空测量,检测到哪个地方放射性强度比较高,就扔个石灰包下来,标记为异常点,再由我们找矿员带着仪器去找。找到石灰包,确定异常点后,需进一步借用仪器检测等手段进一步验证。
在山里没有路,我们就自己开路,带着罗盘大方向不会错,但也免不了有时要迷路,在山里头待到晚上10点才回来都是正常的。夜晚的野外山林也存在危险,像野猪等野兽时常出没。石灰包掉落在茫茫山林中,经常被杂草或荆棘掩藏,要找寻也并不容易。有时明明看着石灰包就在不远处,但隔着悬崖峭壁,就要绕个大弯去找,很费精力。
由于长期在山里跋涉,地质队员们穿的衣服裤子经常被沙石横草磨烂,不到一年就要全部换掉。我们住的是草棚,每天自己带点饭在山上吃,渴极了就在山沟里喝点水。但这些都不是难题,我们最沮丧的还是一早上山去,到深夜一无所获地下山,特别想找到铀矿,找不到心里就难受。(广东广州 李子文)
1957年,20岁的我成为一名地质队员,先找锰矿,后找铀矿。当时勘测仪器非常紧缺,很多都是苏联淘汰下来给我们使用的,仪器老化,灵敏度也不是很高。但这样的仪器,仍是地质队员们最为看重的珍宝。
野外工作面临着种种不确定的风险。钻探所需的材料,例如几百斤乃至成吨重的钻机、压风机,都是靠着地质队员们扛着拖着搬运上山。至于在坑道内工作就更加辛苦了。地质队员们常一身水一身汗挖掘坑道,因缺乏通风设备,常用一节节铁皮相接到坑道中鼓风。若坑道深千米,风力往往送不到里头,有队员工作到一半就缺氧晕倒。
炼铀工人们在坑道间的空地上,用铁皮搭起简易的房子住下,用瓦缸、石碾、豆腐包等替代专业设备,“土法炼铀”。经由土法炼铀提取出的“黄饼”(即重铀酸铵)随后交由国家进行下一步的提纯。就这样,广东地质队员曾在短短一年内上交了15公斤“黄饼”,为我国解决了原子弹研制核原料稀缺的燃眉之急。(广东广州 王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