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过年,一家四口,却过成了天隔三方,想想有点悲哀

发布时间:2025-01-30 16:58  浏览量:16

过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在一起嗑着瓜子、花钱,吃着糖果、橘子等聊着天,诉说着一年的心情,一年的收获。

可是,今年的我们过年,一家四口,却因为不同原因,天隔三方。

先说说儿子。他从读小学起就和我们聚少离多。

他读小学是在县城读的私立学校,叫渝西武校。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读书,星期六星期天练武术。

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我们星期六星期天可以去学校看他,但不能接回家。

儿子在那里读了四年。五年级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去那学校了。我们只好托关系,把他转到镇上。

我记得那时候我开始用手机了。他拿着我的手机,在里面留下一句:我终于离开了像牢房一样的学校。可想而知他对那种生活有多么怨卷。

他也想有父母陪伴,有父母呵护。是我们对不起他。

后来读初中,也是在镇上读的。他读的走校,但还是没回家,住在他姑妈家。

我们那时候就在隔壁镇上办养殖场了。他还是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

星期六练了武术回来,星期天吃了午饭又走,要练了武术才到学校上晚自习。

初中还没毕业,他爸来贵州办养殖场了,我一个人在老家陪着他。还是一个星期回来一次。

儿子的小学初中我们没怎么陪着他,高中三年更是对他有愧。

儿子读书很自觉,成绩一直优秀。初中上的尖子班。毕业那年4月份,全县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他考到县里前40名,没参加毕业考试就直接进入高中,又是县里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

但是那个养殖场的房租合同满了,我也离开那个养殖场,来到贵州。这一走又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他练了两年武术。节假日都没时间和我们相聚。只有暑假请几天假来贵州,和我们短暂聚几天。

他在老家,由他奶奶给他做饭洗衣服。我们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他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在学校吃饭。

我是在他高三那年最后一学期回去陪伴了他,见证了他的成长。

2013年高中毕业了。他选择了军校。我在他高考后几天就离开他,回到贵州。他填志愿都是一个人填的。

现在想起来我很内疚,心里不是滋味。从小就让他学会了独立,让他在孤独中长大。如果人生可以从来,我不想错过他成长的每分每秒。

那年,他去读大学,第一次去学校,他很懂事,我说回去送他去学校,他很体谅我们的不容易,拒绝了我回老家去送他。

他说他班上还有两个同学都是考的同一所学校,约好一起去,那两同学有父母陪伴,他不孤单。

想到这些,我鼻子酸了,泪水情不自禁的流出来了。我这个当母亲的太不称职了,我都不坚持一下,去送送他。

大学五年,暑假两个月,一半时间在老家,一半时间在贵州。

他在大学也很优秀。拿了几个优秀学员奖状和证书。

他还是学校武术协会主席,还去参加了武术比赛,拿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大学毕业了,他选择了在广州上班。这些都是他一个人去的单位。我也都是他工作四年了才第一次去他单位,参观了他的工作的地方,和他的宿舍。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过年都值班,让其它同志休假。我们都是每年他休假才见一次面。

我们和儿子就是分开模式。他现在都满了30岁了,只有读小学之前的时间我们是在一起,其它20几年,加起来在一起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两年时间。

我不知道儿子这一辈子怨不怨我们,我是真的想问问儿子。

去年国庆节儿子结婚了。他去年把两个长假都占用了,今年春节就在单位值班。

儿媳很懂事,她回老家了。我们说好年前把鸡卖完,回去和新儿媳过一个年。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那老板订好的要来拉鸡,可是腊月27那天说,他们今年生意不好,不来了。

我们再联系其他客户,那些老板说我们告诉他们晚了,他们货订好了,也来不了。这一拖就只有正月间卖鸡了。

儿媳又买了初四回广州的车票,我们初三还不一定能赶回去。儿媳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的,就回娘家住了。

她只有几天时间在家,除了她的亲戚,她还要替我们走亲戚,真是辛苦她了。

我们把这个新儿媳凉在家里,虽然实属无奈,但是更多的是愧对于她。

这样的聚散几分离,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还得谢谢儿媳的支持和理解。

所以,过年了,能能回家的就尽量不要推辞,要想尽一切办法的回去。

毕竟,家才是温馨的家园,团聚才是活着的意义。

努力吧,漂泊的人们,为了家庭和睦,能够回家过年的都回家吧。那里才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才是我们累了歇息的地方。

#天南地北大拜年#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