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招远毕郭镇南泊子村,外婆家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5-02-06 21:29  浏览量:11

在记忆的长河里,外婆所在的烟台招远毕郭镇南泊子村,就像一座藏满宝藏的小岛,每每回想起来,都满是温暖与欢乐的故事。

图1:蒲扇

家里三个孩子中,我算是在外婆家住得少的那个了,毕竟我是老三嘛。姐姐可就不一样啦,她在外婆家住的那段日子,那可真是能写成一本有趣的小书呢。

我和姐姐相差5岁,和哥哥也只隔了3岁,这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来,可把母亲累坏了。外婆心疼自己的闺女,在那前后几年间,我们三个陆续出生后,外婆就把姐姐领回了家,就住到姐姐要上学了才回来。

图2:蒲扇

在外婆家待久了,姐姐都快把自己当成那儿的“小主人”了,全然忘了小舅才是正儿八经的家里人呢,小舅和姐姐也就相差5岁,正是能在外婆跟前撒着娇、讨着宠的年纪呀。

可姐姐呢,仗着一家人对她的宠爱,时不时地就欺负小舅。小舅那可是读书的好苗子,聪明伶俐,每次放学回来,饿得肚子咕咕叫,想着能赶紧吃上一口热乎饭。

姐姐这个小外甥偏要捣乱,常常欺负得小舅连饭都捞不着吃,只能哭着鼻子抹着泪地跑开了,那委屈的小模样,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又心疼呢。

图3:手编枕头

哥哥和姐姐轮流常住外婆家,就我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后来我上小学了,8岁那年迈进了小学的校门。一到放假,我就眼巴巴地盼着能去外婆家。

那时候外婆还年轻,身体硬朗着呢,常常会步行到家里来看望母亲,也就是她的闺女。我就会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非要跟着外婆去外婆村不可。

每次都是外婆出面给母亲说情,母亲这才勉强点头,同意我去住上几天。可那短短两三天哪够我玩呀,根本不过瘾呢,那时候周末还只是单休,就一天的休息时间,哪像现在的双休,能让人痛痛快快地在外婆家多待些时日呢。

图4:有特色

记得有一回,邻居家有个和我同年级的小伙伴来找我,她是在南泊子村也有亲戚。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放学回家后,她兴冲冲地跑来说:“咱都去走亲戚吧?”

我一听,心里是挺想去,可又犯愁了,犹豫着说:“大人不在家怎么办呀?”她眼珠一转,说:“给家里留个纸条吧。”

说干就干,我俩找来纸笔,我在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我去外婆家,每天回来。”哎呀,把“明”字都写错啦,写成“每”了呢,当时哪顾得上这些,写完就把纸条往锅台上一放,两个小丫头就这么风风火火地出发了。

图5:带盖的圆筐

去外婆家得经过相隔四五里地的后路家村,那儿有个树林子。我俩一路走着走着,天就渐渐暗下来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的,心里还真有点害怕呢,我俩一溜小跑,在暮色笼罩大地的时候,总算是跑到了外婆家,那时候只觉得外婆家的灯光,特别温暖。

后来听母亲说,那天晚上可把他们急坏了。等两人从地里回来,都已经是吃夜饭的时候了,一瞧我不在家,母亲那心一下子就揪起来了,着急地四处找,这才发现锅台上的纸条。

图6:方形的垫子

可这纸条写得不清不楚的,父亲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头惦记着我呢,睡得那叫一个不安稳。

大清早父亲就爬起来对母亲说:“今天啥农活你也别干了,赶紧回娘家看看吧,去她外婆村得经过那片树林子,两个孩子也不知道会不会迷路。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前面这两颗牙齿其中有一颗松动了,我一使劲儿给坠下来了,咱这儿不都说前面的主要牙齿掉了,象征着有亲人丢了嘛。”

母亲一听,吓得脸都白了,哪还顾得上别的,赶忙骑上那辆大金鹿自行车,火急火燎地往外婆家赶去。

图7:各式手编

等母亲赶到外婆家,瞧见我正安稳地坐在那儿吃早饭,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回了肚子里呀。我之所以爱去外婆家,那是因为外婆实在是太和蔼慈祥了,说话总是和声细语的,就像那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柔柔地吹在人的心坎上。

外婆还有一手让人惊叹的绝技,她能用麦子秸秆掐出细细的小辫儿,然后再把这些小辫儿编成一个一个精巧的小蒲扇。

当时外婆给了我一个,我拿着那小蒲扇,别提多高兴了,就像得了宝似的,在左邻右舍的小伙伴圈里好一通炫耀,那得意劲儿,现在想想都觉得有意思呢。

图8:形态各异

外婆的巧手可不光会编蒲扇,她还能用苞米皮儿编出那种圆形的垫子,在我们招远南乡农村叫做蒲团。

苞米皮编出来的垫子,用处可大了,放在地上能隔凉,夏天傍晚在门口乘凉的时候坐在上面,别提多舒坦了;做针线活的时候,盘腿坐在上面,感觉整个人都更自在了;就连打花生的时候,都不怕硌着了呢。

如今逛大集,偶然瞧见那用麦子秸秆编出来的蒲扇,我的思绪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下子飞回到了过去,想起了慈祥的外婆。

图9:蒲团

想起了在那些困苦的岁月里,外婆用一双巧手,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编织出了数不清的欢乐,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星星一样,在我的记忆天空里闪闪发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