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岭战役真相:关麟征52军两个营全员战死,营长为何放弃突围?

发布时间:2025-03-11 11:46  浏览量:5

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在冈村宁次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当中长沙成为了日军第11军的首要进攻目标,由此第一次长沙会战(也称为湘北会战)正式开始。

在这次战役当中曾在台儿庄血战日军的黄埔嫡系,关麟征的52军也参战了,然而52军在新墙河和草鞋岭一带接二连三跟日军作战,两个营在两天的时间内全部壮烈殉职,可是这两个营的营长在接到了撤离命令之后全都放弃了突围机会,直到跟日军激战到底牺牲。

那么这两位营长当时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这背后有什么其他原因?原来这跟日军的部队番号有关...得知和他们作战的日军部队的番号之后,这两位营长率部宁死不退也要和日军同归于尽!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述一下关麟征的第52军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当中的表现,如何看看这两个营的士兵以及军官是如何和日军激战到最后一刻的。

1938年徐州会战之后,第52军曾经作为汤恩伯军团一部分,在经过了台儿庄大战之后军长关麟征被提拔为军团长,而第25师的师长张耀明则被关麟征举荐为军长。

在长城抗战当中,25师的副师长杜聿明对此颇为不悦,但此时52军的基本作战序列已经形成,军长张耀明同样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而且他们三人同为陕西人都是于右任亲笔书信推荐进入的黄埔军校。

张耀明在继任军长之后,关麟征曾经叮嘱了他一句话。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第52军在后来的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当中往往都是跟日军拼的最狠的主力作战部队。

在跟日军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52军都是当仁不让打得异常的惨烈。

张耀明虽然毕业于黄埔一期,但是他却是关麟征的贴身下属,从长城抗战开始就是关麟征的亲信。

然而在长沙会战之前的52军当中,黄埔一期的将领除了张耀明之外还有杜聿明跟郑洞国这两位资历比较老的将领。

张耀明之所以升任军长的职位,最大的因素还在于关麟征对他的提拔。

但这件事情之后,关和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些不和了...不过这并不影响52军在后续作战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

关麟征对张耀明说的那句话就是:“一定要带52军打出一些战绩来,要不然我提拔你为军长,你在这个位置也坐不了多久!”张耀明正是听到这句话之后开始战战兢兢,并在作战过程当中毫无保留。

52军跟日军作战的时候都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往往敢于跟日军进行白刃战就是因为张耀明治军之严格,比之关麟征都不遑多让。

而1939年的长沙会战爆发之后,52军在两天的时间当中就打光了两个营的兵力,而且两位营长在关键时候也都全部选择战死。那么这一战过程如何?居然会出现如此高的伤亡率。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了,这是是日军的冈村宁次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

当时日军的第11军集中了四个师团再加上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大约有十多万人的兵力,他们的首要进攻目标就是长沙。

日军在最开始的时候所做出的部署就是冲着长沙而来,冈村宁次的作战目标和任务也非常明确:

那就是企图牵制第九战区的作战兵力,并以一个主力师团攻击在高安地区的第19集团军的主力,然后对侧翼的第27、第30集团军所部发动猛攻,并以甲等师团第六师团从长沙的新墙河正面进行猛攻。

日军的作战计划可谓非常险恶,他们几路大军同时出发,主要的攻击目标就是第九战区所辖的鄂、湘、赣三个地方的作战区域。

当时第九战区的代理司令为薛岳,他提出的战术是首先要利用好周边的地理条件,然后可以用“天炉”战法将日军的主力以弹性吸附的方式,将他们战线拉长,然后让他们进入到纵深地带,等到日军完全钻进口袋阵之后再以反八字的方式切断日军的后勤支援部队,这样就可以基本对日军的主力师团形成合围之势了。

薛岳的第九战区打算将主战场设置在长沙以北的地区,当时第九战区集结了五个集团军大约25个军,共有五十多万人的规模。

这一重兵集团应对日军的第11军,在兵力上来讲已经达到了五比一,对付日军绰绰有余了,但具体如何部署要充分考虑到各作战部队之间的协同以及他们实际的战力情况。

其中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的主力部队第52军张耀明所部,被布置在新墙河一带,日军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当中第一个攻击的部队便是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而他的52军被放在了第一道防线上,直接跟日军的精锐第六师团进行激战!

我们都知道,日军的第六师团是常备师团,也是大家所说的甲等师团,这种师团不但有相对独立的炮兵部队,而且他们还有强大的后勤以及兵员补充机制,可以在作战损失之后马上补充新兵形成新的战斗力。

日军第六师团的火力在开战第一天就展示了出来:当时第52军的军长为张耀明,下辖三个师,分别为赵公武的第2师、张汉初的第25师以及覃异之的第195师,他们全都被布置在新墙河以及周边防线阻击日军渡河。

覃异之

日军配备的重型火炮对他们的防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日军的火炮连续轰击导致52军的两个阵地丢失,不得不退到新墙河北岸继续阻击敌军。

也就在这个时候关麟征得到了这个战况,他立即打电话给张耀明的指挥部,命令在旁边协同的友军部队紧急前往南岸和第52军一起抢回阵地并阻击日军的第六师团上村支队大约五万多人!

然而日军第六师团的火炮实在是太多了,在得到了关麟征的部署情况之后日军第六师团立即调集了将近一百多门火炮,向第52军第二师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炮火攻击。

这场炮火攻击足足持续了一个小时,当时日军的第六师团的师团长亲自来到前线指挥,虽然日军不要命的在河上架设浮桥企图堵河,但是遭到了第52军第二师的猛烈反击,日军完全没有办法渡河,双方一直打到傍晚时分仍然在两边的阵地上对峙着。

日军第六师团是日军的甲等师团,加上几个支队达到了五万之众,他们在人数上几乎是52军第二师人数的五倍以上,再加上日军有将近一百多门火炮,在火力上远超第二师。

当时的第52军,即便属于黄埔主力部队但是他的火炮数量却要远少于日军的常备师团的配置。

在火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日军继续对新墙河一带的阵地发动了突袭。

第二师一个营在关键阵地进行阻击任务,他们跟日军激战了三天三夜,子弹全部打光了就开始和日军拼刺刀,火炮的弹药都打没了他们就拿起旁边的迫击炮炮管朝着日军阵地砸过去...就这样,在他们的顽强阻击之下日军的上村支队和第六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被他们阻击在了岸边,一直没有突破。

可是由于该营弹尽粮绝,最终自营长以下五百多人全部壮烈牺牲...

两天之后,日军第六师团的主力部队已经渡过新墙河并朝着草鞋岭一带进发。

草鞋岭位于岳阳市岳阳县新墙河以及周边的一个地区,因地形酷似一双草鞋儿而得名。

这一次进犯草鞋岭的是日军的奈良支队大约有五千多人的兵力,并且日军还配备了75毫米的山炮联队以及大量的飞机,在兵力上可谓相当的悬殊。

因为当时驻守在此的是第52军覃异之的第195师的一个营,在兵力上只有五百多人,日军的兵力是该营的十倍以上,而且还有飞机助阵。

草鞋岭之上的战况究竟有多激烈?日军连续对该阵地发动了十几次的猛攻,然而均被该营击退,营长史恩华冲锋在前没有退缩。

史恩华

日军随后又连续发动了十几次次猛攻,并且在飞机和火炮的轰击之下朝着该阵地倾泻了超过五百多枚重型弹药,在如此猛烈的火力攻击之下史恩华率领该营死战不退,从早晨打到天黑又从天黑打到天亮始终没有放弃阵地。

可是第131团的第三营官兵却一个一个地倒在了周围的阵地上,在不到两天时间当中该营最终全部壮烈殉职,营长史恩华也放弃突围不幸牺牲。

前有第二师的一个营全部殉职,后有第195师的一个营同样全员战死,而且营长在关键时候也分别收到了上级命令要求他们突围,为何他们本可以有突围的机会却都放弃了突围?

草鞋岭一带的战况,可以说是第一次长沙会战当中最为惨烈的一次作战。

日军出动的火炮数量以及飞机的数量,是自武汉会战以来的新的记录。

而日军的主力第六师团这支部队臭名昭著,曾经在南京保卫战当中是南京大屠杀当中的元凶,他们的师团长是谷寿夫,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的第六师团属于日军常备师团的行列,属于日军的精锐部队,再加上有大量的火炮和重机枪,并且有飞机的助阵,面对第52军阵地他们连续轮番进行了火力攻击。

当时的第52军虽然属于黄埔主力,但是他们的装备依然颇为简陋,还有一部分战士根本没有枪支,基本上一支步枪两三人使用。

而且52军的火炮数量也部齐全,只有军直属的一个炮兵团(未满编),师一级的火炮支援力量根本就没有配齐全。

在如此火力悬殊的状况下,52军的一个营阻击日军五千多人的部队伤亡显然是极快的...两位营长看着身边的士兵尽数牺牲,在接到了撤退命令之后他们却一直坚守。

在草鞋岭的史恩华营长和新墙河殉职的第二师下属营长,在作战会议之前,军长张耀明就对他们下达了严厉的作战指令,并跟他们说明了日军的主力部队的番号,就是曾经在1937年12月份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第六师团!

这两位营长在得知这个信息之后,他们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也要为南京的同胞报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率部打到弹尽粮绝之后长也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