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大公报》“一个贵族化的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3-25 03:58  浏览量:7

1956年《大公报》“一个贵族化的幼儿园”

说起《大公报》,我还是有缘的,在2007年前后在它的“大公园”专栏发过20多篇小文,冥冥中有贵人帮我这小人物,也因此有兴趣留了点老《大公报》。

(图1 想起在2000年《大公报》发表的整版文章)

这张是1956年的《大公报》,上面有篇短文“一个贵族化的幼儿园”,说的著名的北海公园里面的北海幼儿园,很有读头,不妨摘抄一点(请自行核对图2,本文概不负责):

(图2 1956年《大公报》一个贵族化的幼儿园)

“北海幼儿园在北海公园的东北角,这块地方名叫蚕坛,风景很秀丽。据说这是从前皇帝养蚕的地方。这个幼儿园的总面积有一万八千六百二十平方米。大约相当于整个北海公园的二十六分之一。幼儿园建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新楼,它完全是按照儿童的特点设计的,楼梯全部用朱红色方块水磨砖砌成,内有大礼堂和音乐室;旧楼是古代的建筑,但它也完全经过了现代化的修饰……总之园的设备可说尽善尽美,就像一座小宫廷。

奇怪的是这个幼儿园并不挂什么牌子,它看来像个保密机关,其实有不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所供高级干部子女享用的幼儿园。

……我向这所幼儿园的阿姨、市教育局幼儿教育科打听遍了,都推说过去吸收孩子入园是通过北京市委行政处介绍来的。当我问市委行政处时,接电话的是行政处一位女干部,一听到要了解北海幼儿园的入园条件,有些紧张,她立即问:你们了解这个干啥?接着又说你直接问我们的赵处长吧。好容易找到那赵处长,他说,北海幼儿园没有规定什么级别限制,主要是根据那一个干部的子女较多,急需入园等等条件来决定的。

但是,据北海幼儿园传达室一位同志讲,过去每到星期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家长是用小汽车来接孩子的,最近可能是受增产节约和整风的影响,用小汽车接孩子的家长已大大减少。从这一点看,群众说北海幼儿园是高级干部子女的幼儿园,已说对了三分之一。幼儿园园主任办公室一位干部还透露了一点:市委分配到区委系统的名额,只有区委书记和区委部长的子女才能轮得到;另外在幼儿园医务室里,记者随手翻看了十份孩子入园健康调查表格…这十位家长的职务是两位是:两位市委部长、两位市一级局长、一位处长、一位医院院长、一位法院副院长、一位市工会副主席、一位市纪委主任,还有一位科长……

北海幼儿园的阿姨们跟我算了一笔账,不算服装,每个孩子每月要花费三十六元,家长却只负担二十七元,其余的完全由国家补贴。一个孩子每月的生活费加上服装费,算来要超过四十元……有些孩子们的家长……生怕幼儿园的伙食营养不良,还单独给孩子嘉加订牛奶。有的家长还嫌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不好、设备条件差,有的家长甚至埋怨说阿姨对孩子照顾不够细致……试问二百四十个孩子的幼儿园有九十三个工作人员还算少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