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后,故乡就会不断有逝讯传来

发布时间:2025-04-04 13:14  浏览量:7

文:悟你我他

如果说人的前半生是在相遇,那么后半生就是在不断的离别。

人到中年后就会发现,长大就是一场接一场的告别。

余光中说:世上本没有故乡,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世上本没有思念,只是因为有了离别。

对于这一句话,我深以为然。

我的老家在豫东的一个村子里,我作为一个70后末80后初的人,十四五岁就离开家外出上学。

尤其是这几年,不断频繁的接到故乡亲人去世的消息。

衰老与死亡,终于到了我们这一辈。

1

上一个星期六点多,我弟弟接连二三的给我打了四五个电话。

后来我迷迷糊糊的接到电话之后,弟弟在电话那头有些悲伤的对我说:“你这两天安排一下,回家一趟吧,咱们啥啥哥去世了。”

我心里一惊,感觉到有些不敢相信。

我的这个哥,是我堂爷爷的孙子,比我年龄大个七八岁,在我们这个家族的小辈中,年龄并不算大,也就是五十多岁而已。

虽然是我堂爷爷的孙子,但是由于住在一个胡同里,两家人自然也就走的很近。

我记得小时候,堂哥可爱带着我玩,尤其是春节时,那种快乐无法表达。

那时候农村人到了春节,就会买上些点心,里面有五花八门的三刀、桃酥、麻花,然后再用土纸包成一个长方形,接着上面放上一张红纸,再用土绳扎起来。

把这些一包一包的点心再放到包里面,接着骑着自行车走亲戚。

我这个堂哥就用他家吃完的点心盒,里面放上一些石子,马粪啥的,然后再在纸盒四个角里面放四个三刀,接着扔到大路边,有些走亲戚的人看也不看就会拾起来送给亲戚。

堂哥每次看到他成功后,都高兴的一蹦三跳。

后来堂哥就结婚成家了,我也随着读书在外面安家落户了。

虽然我们之间联系的少了,但每次逢年过节,都还会聚在一起。

如今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心里面很难受。

虽然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规律和现实,但是我这一辈的兄弟姐妹们终将和父辈们一样,迟早迟晚也都会凋零。

家里面最大的大堂哥也七十多岁了,听我弟弟说,身体也不好。

往后的日子,同辈故去的消息将会一个接一个,谁也无法逃避,也包括我自己。

2

说起来,我们是一个大家族,我的爷爷,弟兄六个,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弟兄八个。

就像我家,兄弟姐妹五个孩子,我小叔家,六个孩子,每家每户至少都是四个孩子。

不说别的,就说堂兄弟姐妹和堂堂兄弟姐妹,相聚的场面就很壮观。

家族大,事情自然也多,虽然家族里也经常妯娌争吵,勾心斗角,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外人欺负的话,家族的人还是很团结的。

我父亲和我大堂伯算是整个家族里的大能人,他们两个热心管理着家族里的大小事。

什么家长里短不,婚丧嫁娶啊,都少不了我父亲和大堂伯操持。

所以我们那一大家人,也很尊敬父亲和大堂伯,那时候家族辉煌达到了人生巅峰。

后来,我父亲这一辈慢慢衰老了,去世的去世,老的老,他们也没有过去的影响力和威望了。

如今我父亲这一辈,只剩下我的父亲还有两个堂伯和两个叔叔。

春节我回家,父亲不断的念叨:“往后的日子,就是挨天查了。”

当父辈们还健在时,故乡有人离去时,未必会有人通知我们,可如今我们人到中年,父辈们也都慢慢衰老,我们这一辈人不得不回乡。

这几年,其实我也经历了几次刻骨铭心的离别,爷爷、奶奶、大娘、大伯,人到中年,是无法回避的,终究是要面对的。

如今听到堂哥离去的消息,我虽然会伤感,但是我变的理智了,我也能全然接受了。

3

前一段时间,我们大学同学聚会,当我们寒暄起来自己的故乡时,大家都说,这几年回故乡的次数多了。

原因很简单,故乡有人不断的老去,父辈们也逐渐凋零了,故乡不得不通知我们这一辈人。

去年冬天,表弟给我发了一条语音,语音里告诉我,说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大舅去世了。

我悲从中来,一边开车走在高速路上,一边在细数身边的至亲:

大姨、二姨,还有两个姨夫都走了,堂婶和三姑也走了……。

我来来回回的数着,一边数一边红了眼圈。

分离已经成为了中年人的人生常态,有些人一转眼,一辈子也就见不到了。

我们曾经以为,那些熟悉的人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可是知道有一天,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物是人非。

我的爷爷弟兄六个,如今只剩下一个九十多岁的堂爷爷。

有一次我回家,看见堂爷爷正在大口大口的吃着红烧肉,旁边还放了两杯小酒,我笑着陪堂爷爷喝了两杯酒。

堂爷爷九十多岁了,还能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他是让人羡慕的。

人生不过三万多天,过程就是不断的告别。

生命的结束,有时候也并没有什么预兆。

正所谓的:生死循环,生生不息。

4、结语

我们终究都是时间的过客,中年人的生死观,不是对抗岁月,而是学会与无常共舞。

人生的中场,过好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其他的,无能为力。

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人很多事情,想抓又抓不住,那就坦然的接受吧。

图片来自网络!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