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进入短暂调整期,四月基调先涨后跌
发布时间:2025-04-05 00:06 浏览量:9
原创不易 记得点赞关注加分享哦!今天是4月5号(星期六)#玉米#
进入本月之后,玉米价格整体呈下跌态势,截止到目前,山东下跌平均幅度已经达到40元/吨,东北地区下跌均值也超过20元/吨,今天是清明小假期的第一天,但这踏青春游的节日却并未给玉米市场带来新的“生机”,企业在不断和持粮主体的拉扯中逐步占据上风,不过随着中储粮新变化的出现,本月大的基本基本成型----先涨跌后,持粮主体要注意售粮时机的把握!
首先有一个大的基调,就是当前的玉米已经不具备继续大涨的条件,原因在前面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详细的分析过了,而目前持粮主体出货情绪日益增加,市场流通粮源维持在一个不利于持粮主体自身的状态中,前面咱多次说过,随着基层粮源完成转移,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持粮主体和企业之间的利润争夺,而官方再次期起到的是“调节”作用,说白了就是现在的价格符合官方的意愿,市场的稳定是第一要务!
至于咱一直在说的政策扶持力度减弱,这点大家早就想到了,但还是那句话,在没有全面结束收购之前,政策的扶持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另外就是虽说东北地区没有新增开库点,但中储粮的竞价采购和购销双方的底价出现了小幅的上调,从这点看至少现阶段玉米底部是被很好的保护了起来!前面咱说过,如果本月玉米价格一直维持当前的价格波动,那么定向水稻/超期小麦启动的可能性就很低,毕竟该给的利润还是要给的,与民夺利至少不能做到明面上不是!
关于企业采购方向转移的问题,咱在前面的文章里也早就提醒过了,先是饲料企业的目光开始集中在小麦和进口谷物身上,造成了玉米下游饲用的疲软,同样深加工企业的采购目光转移到了干粮上(主要是东北地区),部分企业甚至停收了潮粮,好在今年的潮粮入市远低于预期,对市场有冲击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进入本月之后,企业对干粮特别是优质干粮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玉米价格两极分化可能会愈演愈烈!
而关于东北企业开始进入震荡甚至是下跌的情况, 小编建议大家勿慌,虽说当地企业的库存充足,但日常生产还是要维护的,再加上持粮主体惜售抗价情绪也明显升温(东北不像山东 持粮主体建库成本偏高),市场流通粮源稍显不足,甚至不少贸易商的目标是三季度,所以东北地区震荡政策,但价格还有上行的空间!
山东及华北地区的企业表现的急切了,从企业亏损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持粮主体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但企业也开始反应过来,所以最近两天山东到货持续800+,企业罕见的出现了涨跌互现,而河南地区就更好玩了---先降后涨,目标还是2300元/吨的“关口”,这也就注定了山东及华北地区本月开局就显得很“拧巴”,供需双方的博弈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至于为什么说本月基本基调是先涨后跌,原理很简单,所谓的上涨就是把上月末和本月初的降幅“补回来”,从而再次引起持粮主体的售粮积极性,进入中旬后,重点就放在了中储粮的拍卖上,如果中储粮继续加大收购,那么价格还能涨一涨,反之也会进入频繁的震荡期,关于小麦就没事可说的了,下个月南方新麦就要率先进入收割阶段了,持粮主体腾空就会迫在眉睫,而为了避开可能出现的售粮潮,本月下旬市场上量大概率会增加,而大家关注今年倒春寒天气会造成那些影响,小编认为现在有些早了,一切都是纯猜测,还不如关注下国际环境呢!
小结: 玉米价格走势受多方因素影响,涨跌变化或在一瞬间。短期关注天气,售粮节奏,国际关注中美贸易形势,无论是东北还是山东亦或是华北,现阶段的大趋势以稳中偏强为主,虽说震荡难免,但大的趋势早就定下了,未来可能会较为频繁的出现阶段性变化,建议持粮主体切勿盲目乐观,最好选择分批出货!东北现阶段潮粮入市潮基本算是平稳的度过了,四月份就需要关注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中储粮投放的变化,至于定向投放何时企业,现在还是未知数,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虽很难再现高光,但至少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100-200元/吨!
备注:对于当前玉米和小麦市场的行情分析,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欢迎持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交流,共同探讨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