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提出福民畅俗和各乐其俗?

发布时间:2025-04-12 07:25  浏览量:14

为什么我提出福民畅俗和各乐其俗?

老子强调“乐其俗”。俗很关键,俗是一种自然生态,是以一种自然属性意识下形成的生态现象。所以,俗不是人为的管制下形成的活动,而是在尊重自然天性下、合理梳理成的自然表现。

人因何而乐?因何成俗?人因情绪畅快而乐,而这情绪畅快,绝不是取决于人的财富拥有的程度,如今人类交通、通讯发达,世界上那些富豪真的很乐么?尽管他们表现出满嘴流油的灿烂,但他们并不快乐,甚至还很窝囊!世上的人各有各的苦,只是当事人只肯表现的光彩些而已,就如传说在旧社会里,有的人家门后挂着猪油,在出门的时候就在嘴上抹上几下,以表现出吃着山珍海味一样。家丑不扬而已。别人呢一般都羡慕他人、猜想别人会有多好、多好,尤其很多人贪意无度,有了这个想要那个,总不满足,假如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足,但他身边的人却毫不知足知足。所以人各有苦衷,甚至是苦不堪言!财富虽然可以满足一些人的短期欲望,但人的欲望从来不会被物质所满足,甚至巨大的物质财富会更带来无尽的烦恼。

财富利益最大化不是快乐、幸福的根源,人永远不会在财富中获得满足,而最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就势必引起斗争,引发血淋淋的内卷!

这里所谈,不是人不需要合理的、必须的物质财富的保障和维系,而是要有合理的度。

那么,人的乐取决什么?乐取决于人性自然属性下合理保障和疏导。什么是人性?就是人固有的、被尘封、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就是加之以肉身食性要求,发展形成的快慰习俗的畅快。

人心底的良知是什么?平等、怜悯意识,每个人都有,不过是多少不同,被尘视利益埋藏多少,或者是被狼吃了多少的问题。

食性要求是什么?就是维系和保障生命的基本要求,是衍生俗文化的最基本却又是重要的条件要件。

如果能够合理梳理,注意不是管制,而是顺其自然的梳理人的良知和食性要求,那么,人能够生活在相对平等,和谐的状态下,岂能不乐?试想,穷人没有强霸的欺辱、威胁,富人没有被没有伺机夺财、谋杀暗算的威胁,人岂能不乐?

之所以今天很多人怀念过去,不就是过去我们曾经相对有过公平的时代么?

所以,管理应该依自然属性进行梳理,而不是依管理者意愿,进行管理者利益群体的利益最大化意图的管制。

这个宇宙世界是以物质,以人类尘视利益为表象的,以意识为主体的世界。人应该顺应自然,强化向善的主观意志。没有一个中庸的、向善的主观意志,去用尘视,用什么高科技看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是错的。人的主观意志是否向善是最重要的!

发掘、洗礼人性,疏导、开创以食性为基础的、各乐其俗的世界政治格局,规划设计合理的世界资源利用和保护计划,形成世界平等、和谐、共荣的太平盛世是当代人的使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类已经成熟了,何去何从在此一举了。

赵利民 于北戴河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