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人生——进炮兵学校 1
发布时间:2025-05-04 18:00 浏览量:14
我被分配到一连,连长姓李,把我分到五排十班,排长王维新,后来我的入党介绍人。班长傅显海,四川人,年龄大一点,1953年参军,在家可能是小学教员。副班长张义虎,沈阳人,才招的学员,那年在南昌招的高中毕业生,在沈阳招的是初中毕业生,数量大,班里占一半,所以副班长是学生,跟他关系很好。
1956年5月穿新式军服,带学员肩章,在北海公司合过影,他送我一张在学校画的上山虎,背面写有“长德存”,义虎,他曾参加五七年的国庆阅兵,不知是第几排的基准兵,毕业分配到部队后,被招去学飞行,1964年初在郑州来信,告诉我具体地址。1964年,莱阳梨熟后我请了假去郑州看你们大姨。一天上午,按地址去找张义虎,门卫说,你找张政委?他是飞行大队政委,把我领到他家,他爱人在家,自我介绍我叫薛长德,1955年在北京炮校学习时他是我的副班长,她说,他到北京开会去了。他不在家,也没多少话说,我说我要回去,她要留我吃中午饭,当然,我不会在那吃。
1965年底,我在济南地方搞社教他来信寄一张相片,上写:长德,这是我在青岛海滨疗养时照的,在今年5月。义虎,65.11.7给他回信,我又去济南,从此失去联系。
把住的寝室说一下,三间房内放15张双人床,离墙50公分,放两个方凳,一个床头柜,两个抽屉,两个柜,进门靠墙一个白色木货架,放发的白色红字洗脸盆,上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炮兵学校,立着放,人字的头,必须一条线,牙缸按大小排列,把朝一个方向,牙刷毛朝上倒向另一个方向,脸盆按站队的顺序放,这是固定的,教室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内务不像部队豆腐块,每人一条灰色毛毯,被子铺平,毛毯盖在上面。
据说这是吴佩孚的军营,砖瓦房,没有洗漱室,由班值日员把脸盆放在台阶上,倒上水,早操回来,洗脸刷牙。我是从南方来的,司务长给我们领来棉被,棉衣、棉帽、棉靴。连长教我们两件事,擦地板、擦皮鞋。没有正式上课,主要是走队列。开课后再也没有洗过衣服,有洗衣房收费,星期六晚饭后去洗澡把衣服取出来,洗澡后把衣服送进去。
正式上课后相当紧张,早操回来洗脸整内务,值日员催叫,快点,他们要擦地板。擦地板,先用湿拖把和锯末,再用干拖把擦。到食堂吃饭,盛好不能吃,值日排长宣布开动才能吃,每顿三个菜,中午、晚上有肉,早上米饭,中午馒头,晚上通常是绿豆小米饭,玉米面窝头,高梁米。
饭后,有值日班长整队去课堂,八点正式上课,不能迟到。上午六个小时课,每节50分钟,10分钟为变换教室用,变换教室都是跑步。二点下课,吃中午饭,馒头我吃4个。50分钟休息,但不能乱跑,将近四点有一个小时练习时间或擦拭步枪,连队有训练用的30支步枪各排轮流擦。五点集合去教室复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可以去专业教室,那里有教员值班解答你提的问题,七点开晚饭。八点半晚点名,一般都是司务长主持,宣读学校的日日命令,有些事学校不开会,用命令形式宣布,最后是校长赵大满大校军衔,政治委员齐涛中校,第一副校长兼训练部长陈炳德上校。
开课前,发学习用品,保密袋一个、大笔记本18本、射表一本、演草纸几本、铅笔盒、橡皮、软硬铅笔(软的写字,硬的图上作业用)、红蓝铅笔、小刀、学习用的训练地图(假的),总之,凡是学习用的都是发的。
开始动员时,讲十八门课程,实际
有些是只了解,不考试,不记成绩,连长讲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排长讲的队列条令、步兵武器、手枪、冲锋枪、步枪,这些是专业教员讲构造、分解、结合工作原理,有模型,讲解从扣板机看到里边零件,动作。缺口、壮星、目标、三点成一线的要领,而领导练习的是排长,实弹射击是连里组织。需要了解,火箭炮在炮场讲六节课,卫生课,有医生讲,除日常卫生知识外,战场自救与互救六节课。汽车拖拉机,介绍基本知识,因为我们学的是152加农榴弹炮,八吨重,用斯大林80号牵引,知道一些驾驶要领,在拖拉机教练场,在车上由驾驶员讲操作要领,我们操作一下,六节课。按苏军编制,炮兵师有仪器侦察营,内有声测、光测、计算、测地、照相。四营就是学习这。我们只了解照相,这是指在前沿村敌阵地的照相,空中照相及判读在地形学中介绍。
团指挥连内就有侦察排、计算排,测地排,它的是精密测地,用计算方式,得出点的具体坐标。营有指挥排,有侦察班、计算班,连有侦察班,内有侦察员,计算员。炮兵连在占领观察所及阵地后,根据周围已知点和地图用最精确的办法,决定所在位置这也是测地。不过比测地排用精密仪器(经纬仪)导线法计算出来的有一定差距。
学校的记分方式与地方不同,虽然采用五分制,不是四舍五入,而是五舍六入,就是说你一个四分一个三分,3.5分只能是及格,不能是良好。每堂课都布置作业,下次上课提问成绩记在考勤本上,这是平时成绩。学习的主要课程、政治、发事前印好的课本,我记得讲社会发展史,从猿到人,人和动物的区别,对某种事物人想好了去做,动物没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地形学、炮兵离不开地图,认识地图就必须从学地形开始,内容多,学习和到野外实际实习时间长,其中还有空中相片的判读,光学器材的使用,每课都提问,升级、毕业都考试。
兵器与弹药,兵器、介绍火炮构造,有专业教室,把火炮分解开,按顺序摆放便于学习。火炮操作,收用炮,有练习章炮班做示范,教员讲每个炮手位置,职责,动作,练习时,有排长组织不考试。弹药,药筒全号1~12号共13个装药,根据目标性质,射击距离,射击方法,采用不同装药,在宣化靶场实弹射击时,我们排操作火炮,课目是跳弹射击,用五号装药,把我的右耳朵震出血。弹丸重43.56公斤。
引信,是保险型,虽然讲要注意安全,也并不可怕,因内有三个钢珠,卡住击针,只有炮弹旋转时,才能解脱保险。每课都提问,升级,毕业都考试。射击学,先讲理论,内外弹道学,发射后炮弹在膛内及出膛外的运行的理论,通过计算得出。分到八师后,记得有一次在师部集训,就讲过这种题,进行考试,一营王参谋长不会叫我帮他算。将射弹散布。教员拿了一个布袋,内装四个白球,二个红球,叫一下学员上去摸一个,黑板上登记一个,经过多次实验,必然白球占2/3,红球1/3。这时教员才讲散布规律,一门火炮在相同条件下,发射一百发炮弹,必然是纵向圆形,没有一发炮弹落在同一个弹坑内,这是为什么在朝鲜过封锁线时,要往新弹坑跑。若把目标划中间线,左右各分四个等分,炮弹的分布应该是25%,16%,7%,2%,离目标中心越近落过的炮弹越多,越远越少。
实弹射击,根据地图确定观测所,炮阵地,目标三者关系,在图上测出距离方向,根据当时气象条件进行修正后,翻射表,查表尺,向阵地下达口令、顺序、全连射击,目标,弹种,引信(顺发引信短延期引信,延期引信,根据目标性质,任务来决定用那一种)几号装药,表尺、高低、方向(根据基准射向)、向左向右多少,射向(集火射向,完成试射后,调整为适宽射向)、一炮一发装填、放!炮弹落地后,离目标远近方向偏差。修正后,下达下一个口令。再讲准备射击诸元的方法,通常使用简易法根据地图与现地对照来决定目标位置。再一种是精密法,精密测地决定目标位置,精密气象通报,团也不具备这个条件。
简易法的距离修正为一个窄夹杈200米。方向也要修正,在下达完口令后,计算出方向比,修正率。计时从发现目标算起,当第一发炮弹落地到修正完后,下达放的口令,计时停止。最理想的是第一发是远弹或近弹,第二发是近弹或远弹,夹杈折半,100米的修正,是将集火射向,调正为适宽射向,全连一发放,检验效果。炮弹落地后,考核组会下达,完成任务。向阵地下达暂停记录诸元。这个口令可能1~2秒钟也要计时,我当连长就是良好成绩,全团连长还没有考试优秀的,一是作业精度,更重要的是作业时间,优秀是三分多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