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院士:一袭布衣一双布鞋,每日一斤二锅头,上课带着酒壶

发布时间:2024-11-26 19:44  浏览量:21

2014年的一张照片,让网友们彻底懵了:中科院讲堂里,一位老者光着脚丫,踩着40块钱的布鞋,身着发白的农夫装,胡子也是乱糟糟的。

这怎么看都像是从乡下来串门的老大爷,可谁能想到这位"不修边幅"的老者,居然是国际遥感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等等一个世界级科学家,上课时居然还带着一壶二锅头?

这位就是让网友们惊掉下巴的李小文院士。

不过这样的反差,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要从李小文的童年说起。

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师本该是个温文尔雅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这位从小衣食无忧的小少爷,愣是把"调皮捣蛋"玩出了新高度。

才四岁就被送进学校的他,压根就没把学习当回事。

上课时东张西望、开怀大笑都是家常便饭,老师们拿这个"熊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神奇的是考试从来都是第一个交卷,仿佛那道题目压根不需要思考似的。

更让老师哭笑不得的是,这小子的成绩总是稳稳地停在及格线上,就好像掐准了60分这个及格线一样。

到了初高中李小文依旧我行我素,成绩就那么不上不下地保持着"中等偏上"。

同学们忙着做作业的时候,他却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金庸的武侠小说,过得不亦乐乎。

凭着这股子"混不吝"的劲头,他居然考上了成都电子通讯工程学院。

大学时期的李小文,上课基本靠睡觉,一回到宿舍就抱着金庸小说看得入迷。

就这样他的大学生活好像一直在及格线上蹦迪。

毕业后命运给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这个从未干过农活的"城里娃",被分配到了西昌的农场实习。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的"混子",居然对农场里的机械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次农场的机械出现故障,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研究,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这一幕幕让农场的领导们看得目瞪口呆: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后来他被调到了绵阳的一家无线电厂当技术员。

正当他又要开始"混日子"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国家要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了!

起初他并不在意,直到有人开玩笑说他要考研。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不少人在背后笑话他:"就他?考研?做梦呢吧!"

就是这些质疑的声音,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叛逆劲。

"不就是考个研吗?看我的!"

就这样这位曾经的"混子",开启了他的"学霸模式"。

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看书;别人睡觉的时候,他还在背题。

最后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他不仅考上了,成绩还相当优秀。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因为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参加英语考试的资格。

这简直就是一个"学渣逆袭"的教科书级案例!

凭借着惊人的考试成绩,李小文踏上了留学的征程。

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这位昔日的"混世魔王"仿佛开启了新的人生模式。

白天他专注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每一门课程。

夜晚他就像"门神"一样守在图书馆,直到管理员要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可别以为他变得完全"正经"了。

每天凌晨图书馆的管理员都能看到这样有趣的一幕:

一个鬼鬼祟祟的中国留学生,抱着一大堆书从边门溜出去,边走还边哼着小曲。

猜猜那是什么书?除了专业书籍少不了他心爱的《笑傲江湖》。

就这样他一口气拿下了地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顺便还"捎带手"地拿了个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

这操作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啊!

之后他还跑到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继续深造博士后。

1981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

留在美国享受优厚待遇?还是回到祖国建设科研事业?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1986年他加入了中科院遥感所,开始了他的"开挂"之旅。

在这里他创立了一个听起来就很了不起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

还提出了一个更厉害的"普朗克定律在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

这些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让他一跃成为遥感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年他又接过了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的重任。

这一干就是五年,把中国的遥感技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哪里是什么科研工作,简直就是开启了"科研开挂模式"嘛!

2007年这位科研大佬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开启了他最与众不同的教学生涯。

要说李小文的课堂,那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别的教授上课都是西装革履,他倒好一身农夫装就来了。

更绝的是他总带着一个酒壶,里面装的可不是普通的茶水。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二锅头,而且还是70度的"猛料"!

他一边讲课一边小抿一口,那叫一个惬意。

有学生忍不住好奇,偷偷尝了一口结果被辣得直跳脚。

听说他每天要喝一斤二锅头,这酒量简直堪比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啊!

但最让人惊叹的不是他的酒量,而是他的教学方式。

当学生们提出不同的观点时,他从不摆架子。

"有想法?好啊!来来来咱们试试看!"

"要是你的方法成功了,我立马请全班吃饭!"

这样的老师简直就是学生们的"天菜"好吗?

而他的穿着打扮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一年四季一双40块钱的布鞋就搞定。

天气热了索性光着脚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来的老农呢!

就是这么一位不修边幅的老教授,却在课堂上讲出了最前沿的科学理论。

有意思的是当时可是有不少网友觉得他这样有损学者形象。

但在那些真正了解他的人眼中,他的这份本色才是最珍贵的。

后来华为公司找上门来,邀请他当品牌代言人。

要知道这可是开出了相当可观的代言费啊!

没想到这位"布衣院士"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却坚持分文不取。

不仅如此他还把所有代言收入都捐给了学生。

这操作简直太暖心了,网友们直呼:"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敬的科学家,在2015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他才67岁。

但他用这短短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珍贵的馈赠。

临终前他还想着要回报母校,毫不犹豫地捐出了120万元。

有人说他是现代版的"扫地僧",但比起武侠小说里的角色,他的故事更动人。

因为他是真实的,是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传奇。

从调皮捣蛋的"混世魔王",到国际顶尖的科学家。

从不爱学习的"学渣",到创造多项世界级科研成果的学术大师。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本色。

即便功成名就依然保持着平易近人的作风。

不追求奢华一件布衣、一双布鞋就能维持生活。

不在意身份地位,却在科研领域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用他的话说:"一罐二锅头,一双布鞋这就够了。"

这哪是什么简单的生活方式啊,这分明就是最高级的生活哲学!

如今的中国遥感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其中就有李小文院士洒下的无数心血和汗水。

我常常在想也许这就是他热爱喝二锅头的原因。

因为那种直白、醇厚的味道,就如同他的为人一样纯粹。

这位"布衣院士"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

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外表的光鲜,而在于内心的纯粹。

真正的大师不需要故作高深,反而更懂得返璞归真。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李小文院士的故事,就像一壶醇香的老酒,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