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峰时局|陈村,不止“广佛同城桥头堡”
发布时间:2025-02-27 01:44 浏览量:15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陈村很热闹,也让人印象深刻。
陈村迎春花市再次刷屏全网——16.8米的全球最大年桔塔下,无数游客拥入。短短十来天,136万人次涌入这座小镇,全网曝光量达3.9亿次,陈村用一场“金黄色的狂欢”叩开了新年的门扉。
都说人勤春来早,陈村也要为新年愿景按下“快进键”。
2月26日,陈村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开幕。这场会议不仅是对2024年一年各项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度谋划。
当陈村全域纳入省“黄金内湾”规划范围、佛山中心城区,“再造一个新佛山”,“顺德二次创业”多重机遇叠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陈村,提出要以“广佛同城桥头堡·黄金内湾绿美芯”为目标,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立春已过。岭南处处是春天,陈村时时无闲人。
航拍下的陈村一隅。
经济新引擎
清晨,广州地铁7号线的列车载着华南理工大学师生们驶向佛山陈村。这条跨越广佛两城的钢铁动脉,正输送着大湾区最鲜活的创新血液。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下称“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位于陈村镇莱茵科技园,被称作广佛科创协同发展的“样本”。因便利的轨道交通优势,华工师生们通过地铁,每天穿梭于广佛两城,“在陈村工作与在广州没有什么不同!”这种感觉让当年骑单车过来陈村的“星期六工程师”非常羡慕。
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是华南理工大学唯一设在广州以外的科研成果转化国家级平台,坚持“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模式,200多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硕士来到园区开展成果转化,让以等离子球磨技术、高性能沥青材料和超薄路面技术等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已成为顺德乃至佛山新质生产力“浓度”最厚的地方。
数据印证着园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157件专利通过作价入股等新模式落地,撬动3亿真金白银涌入创新赛道。专精特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诞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
莱茵科技园。
这是陈村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一面。
去年,陈村以24.44%的工业投资增速、41.96%的技改投资增长,以及全国镇域经济百强排名从91大幅提升至47的“三级跳”,交出了一份“逆袭答卷”。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今年,陈村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落实“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让中小企业更好投身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中。瞄准先进机械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顺晋产业园、中集智城等载体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孵化器”。
可以看到,陈村的视野,不止于做广佛的“制造车间”,更要成为“智慧大脑”。
民营企业是陈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陈村提出,要不断完善全链条企业服务方案,确保项目引得来、企业留得住、产业发展好;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进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政商交往,让广大企业家在陈村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具体来看,今年陈村的经济突围战更显“硬核”:
区、镇合力设立2.3亿元新质生产力基金,瞄准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赛道,目标直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中集智城、顺晋产业园等三大园区将在本年底实现累计引入企业超300家,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
打造大湾区检验检测小镇,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设立“双专员”“一园区一流动站”,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营商环境。
更妙的是,陈村喊出“全员招商”口号,政府化身“超级服务员”——项目洽谈、审批、投产全流程“保姆式”护航。
……
从“制造车间”到“智慧大脑”,陈村正用“软实力”重构产业格局。但挑战同样明显:如何让中小企业“敢转型、会转型”?新质生产力基金能否精准浇灌“创新苗”?答案或许藏在“政企校”联动中——华南理工大学的研发平台的落地,下一个“独角兽”可能就在实验室里萌芽。
顺晋产业园、中集智城等载体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孵化器”。图为中集智城。
城乡新美学
在陈村,人们需要怎样的城市?答案涉及方方面面,但归根到底还是安居乐业、环境优美、民生有保障。直白一点,就是大家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得还不错、孩子上好学,愿意扎根在这里。
为了打造更宜居的城乡环境,陈村过去一年还是蛮拼的,连河涌都在“搞事业”。
站在文海河龙舟公园的观景台,映入眼帘的是绵长的生态水道、碧道;走到NCC·新岸,浓浓的咖啡香气随之而来。去年,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陈村用“绣花功夫”重塑城乡:70条“花开巷里”街巷变身打卡点,仙涌村获评“佛山市2023年度百千万工程工作先进村居”,河涌公园也逆袭成“网红河岸”。
今年,陈村的品质营城计划更显诗意。
例如,高质量建成花卉世界大型示范性农业公园,依托潭洲水道13公里滨水空间及沿线数十个农文旅融合项目,串珠成链打造富有特色的“水韵花乡”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更绝的是,融合4D理念打造城市中轴滨水秀台,推动NCC·新岸片区统筹开发,让公园商业街区“长在公园上、开在花海里、精致顺德味、健康新生活”。
陈村NCC·新岸公园。
又例如,城市建设贯穿用户思维、美学思维,对标中心城区标准,细致塑造“广佛同城桥头堡”城市形态。“去冗余、提美感”,塑造东、西两翼门户形象,打造清爽简约美观的“城市封面”。
绿水青山再出发,不负辽阔山河。“以水兴城”方面,加快从“治水”向“兴城”转段。计划开展“135”工程,即大力推进“三美陈村(推动绿美、水美、城美)、百岸行动(全镇近百条河涌两岸美化)”,深入实施“以水兴城”五年计划。
陈村还提出要打造“四美乡村”,归纳起来就是:
富美乡村:通过科技、设计、场景赋能,激活传统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绿美乡村:推广“花开巷里”经验做法,提升城乡风貌;乐美乡村:打造乡村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吸引新业态进驻;和美乡村:撬动更多企业、乡贤、高校、志愿者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陈村镇推动“四美乡村”建设。
教育方面,陈村将新增1150个义务教育阶段及幼儿园优质学位;力争1个特级教师工作室,15个名校(园)长、名教师(班主任)工作室;建设2个省级、2个市级优质教育集团;打造8个以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品牌学科;利用两大少年科学院开展科创项目合作。
规划下的陈村,富有前瞻性。方方面面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更有未来。
文旅新叙事
这个春节,在陈村NCC·新岸(新城南公园)的河畔,一家名为“黑漫咖啡”的岩洞主题咖啡店火了。主理人阿卡,这位曾因将停车场改造成“沙漠废土风”天台咖啡店而刷屏的95后顺德女孩,这次带着新灵感,把“岩洞文化”搬到了水边。
开业不到一周,这里已挤满举着咖啡杯拍照的年轻人,有网友笑称:“来这里喝的不是咖啡,是氛围感!”
是什么样的氛围感?在“黑漫咖啡”里,粗粝的岩壁与柔和的暖光碰撞,店里传来不远处公园的潺潺流水声。阿卡说,“造景”灵感源于她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岩洞有种原始的力量感,阿卡想让它和现代人的松弛感结合。于是,她在人工岩壁下设置观景台,正对新城南公园的河面。每到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洒进“岩洞”里,咖啡杯沿镀上一层金边,人们往日的疲倦消退了几分,替而代之的是对人世静好的享受。
陈村地处广佛交界处,是寻味顺德的第一站。还因其位置、交通、环境等条件优越,文旅氛围愈发浓厚,成为阿卡开店创业的首选地。咖啡是个媒介,阿卡不经意间把这里变成陈村的文旅新景点。
阿卡的咖啡店里,挤满了年轻人。
去年,陈村文旅实现“破圈”:迎春花市8次登上央视,半程马拉松吸引数万跑友,全网曝光量超10亿次。为此,陈村趁势推出“城市形象提升顾问团”,邀请网红、艺术家共谋“出圈攻略”。
过去一年,陈村将文旅产业提升到战略性发展高度,着力打造“妙趣陈村”城市IP,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慢下来、住下来、还想来”,造就了全镇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同比上涨4.34%、5.72%。
今年,陈村的“文旅产业”瞄准“现象级”。主题线路“四箭齐发”——“跟着鲜花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美景去旅行”“跟着民俗去旅行”即将上线,将串联起NCC·新岸、合成“1314漫生活带”等新地标,深度融入佛山“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
沿着四大线路,旅行在陈村,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吃货的决心。
陈村也懂得如何抓住吃货的胃。今年,陈村提出要擦亮“中华花卉美食名镇”金字招牌,推动“陈村粉”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陈村花宴”集体商标注册,打造陈村花宴产、学、研、游全产业链,从研发制作、花厨培养、宣传推广、区域合作等方面发力,将陈村花宴打造为“寻味顺德再出发”拳头产品。
同样让人心动的还有陈村版“青年友好计划”:瞄准打造“青年友好小镇”目标,全季策划举办马拉松、咖啡节、露营节、轻骑行、音乐会等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活动,试图抓住年轻一代的心,让文旅产业“季季热”“全年红”。
一座城市的文旅突围,本质是一场“注意力经济”的争夺战。从“造节”到“造场景”,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创”,这里正在积极使用年轻语态重构城市形象。但文旅的“长红”不能只靠流量,还需深耕“内容力”——当“陈村老店”遇上“网红经济”,当传统龙舟赛嫁接研学体验,陈村文化IP的现代转化,需要走向更深更远。
可以想象得到,未来,当“陈村粉”拿下地理标志、“花宴”席卷美食圈,这座小镇的“味觉名片”或许将比GDP更加出圈。
第41届陈村迎春花市,热闹非凡。
从“卖年桔”到“卖场景”,从“制造车间”到“智慧大脑”,陈村的蜕变印证了一个逻辑:在湾区时代,区位即命运。
“选择陈村就是选择未来。”这句话,到今天还在不断验证。当未来这座小镇以8条轨道、11个站点编织成“轨道上的城市”,当“万亩绿芯”与“无界智城”共舞,陈村已不仅是顺德的“北大门”,更是大湾区要素流动的“超级接口”。
2025年,陈村的故事刚刚翻开新页——这里既有“科创基因”淬炼出的产业锋芒,也有“花开巷里”滋养的生活诗意。或许陈村的未来,不止在“广佛同城桥头堡”的标签里,还在“黄金内湾绿美芯”的烟火气息里。
宣告启动“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陈村”,陈村的2025充满了无限想象!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海泉
图片|陈村宣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