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打太极的1年又5天,160遍太极母式揽雀尾

发布时间:2024-10-19 21:25  浏览量:15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晴17度,郑州白沙,甲辰龙年进度201/300,累计空缺50天。

你好,我是宁辰,杨氏太极拳第六代弟子,师从杨振河先生;欢迎来到我的太极日记。

今天又是三个小时单练揽雀尾60遍,感受更进一步,这次是左右棚捋都感受到了后退蹬腿的力量,后退蹬腿的力量传导到手上,在挤的动作上则能感受到后腿蹬前腿弓的感受,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合劲?这种感觉把身体比喻成一个三角形,接近等边三角形吧,腰前后脚是三个点,稳稳的支撑着整个身体,不管是往后推你还是往前推你都有一个支撑点可以传导力量支撑身体,这是就是两面支撑了,算上两只脚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左右也有支撑力,就算4面支撑了。至于8面支撑,还不知道是哪里…

这个蹬腿的力量是网球运动必备的力量,但是自己打球这么久以来感受到蹬腿转腰击球的瞬间好像没有,身体太拙笨了,不光是我,应该大多数人都没有,如果有的话就是接近职业运动员了,球速快的很,力量也打的很,发球至少100公里时速以上吧

自己网球球龄10年(学的早,打的少),太极一年半,结果在太极上找到了蹬腿转腰的合劲,那些打网球的时光哪里是打网球呀,是被网球打(被动的勉强接住打过来的网球)一对比,效率差太惊人了!

能让李亦畲研究了一个月的揽雀尾肯定有重大精妙,这个师父给讲的故事网络上没有搜索到,到时看到了一个挺重要的信息:

> 揽雀尾又称懒扎衣,是太极拳的母势。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曰:“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又曰:“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 揽雀尾包括掤、捋、挤、按4法,是杨氏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是拳架、推手、技击的基础。祖辈在编制杨氏太极拳套路时,将揽雀尾一势重复达6次之多,且将掤、捋、挤、按4法贯穿于整套拳式中。

> 从攻防含义上分析,掤、捋、挤、按承担着攻和化的任务,王宗岳先哲在《打手歌》中作了归纳:“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 因此,揽雀尾堪称杨氏太极拳的总手,实不为过,它在整套拳路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应认真学习和操练。太极名家傅钟文也曾指出:“把揽雀尾练好了,就等于学会了三分之一套路,所以揽雀尾这一势必须学好”。

自己多练了60遍没毛病,难怪国庆的时候给师父看太极后师父一直让你练揽雀尾,说这个练不好不能往下打,原来奥义在这里。

不过自己这160遍暂且够了,找到了左右蹬腿传导的力量,后续把这个力量都运用到其他招式上,就很可以了。其他的都习练100遍,然后再去师父那里让师父看看,再看怎么着重的习练。国庆提出来的以及第一次就指出来的点,要酌情多加练习几十遍,暂且就这么定了,明天开始习练单鞭提手上势到白鹤亮翅。

控制每次单练时间在90s就很好,算下来也是会分七八次就习练完了,一次算两三天,一个月差不多就过一遍。

明天继续!

外部推荐